马上就要立冬了,民间却有立冬补冬的习俗。谚语“立冬补冬,补嘴空”就是最好的比喻。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在饮食养生方面,中医学认为应少食咸,多吃点苦味的食物,因为冬季为肾经旺盛之时,而肾主咸,心主苦。
正如《四时调摄笺》里所说:“冬月肾水味咸,恐水克火,故宜养心。”
那么入冬后我们应该如何补肾呢?小厨给大家整理了2个补肾妙招,一个饮食上的,一个动作的,赶紧来学习一下吧。
立冬,早餐常吃这碗粥
进入中老年后,很多人都会有肾虚的症状。
肾阳虚的人容易:须发早白、脱发,四肢冰凉、畏寒,下肢水肿;
肾阴虚的人容易:口干、皮肤干燥,心烦盗汗、乏力,腰膝酸软;
很多人肾虚了乱吃补药,结果补肾不成反伤身。北京医院院长王耀献王院长给我们带来一碗补肾八宝粥,每天早餐或晚餐喝一碗!
补肾八宝粥
食材:
芡实10克;山药30克;白扁豆10克;葡萄干5克;燕麦米30克;红枣10克;花生10克;小米30克;
做法:以上所有食材洗干净,用清水略浸泡后和大米一起煮成粥即可。
芡实既能健脾,又能除湿。补益脾胃,让它获得动力;同时去除体内湿气,湿气没了,气血动起来没有累赘,人就会轻松,消除困倦。
如果还湿气重容易感觉头蒙,如同裹着东西,拉肚子,大便粘厕所,肉软软的胖,四肢沉重乏力,湿疹,严重的还会引发脂肪肝、高血压、心脑血管等疾病。
提到祛湿,很多人想到的是薏米,而芡实的祛湿功效比赤小豆、薏米更强,而且薏米属微寒性,长时间吃胃受不了。《纲目》记载:芡实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带下。
莲子:补益脾胃,祛湿的同时还能养心安神,心安能减少思虑,而思虑过多是脾虚的重要诱因。
山药:补气健脾,还能补益肺肾。肺能调理水的通道,肾主全身之水,脾主运水,湿气重虽然根本在脾运水能力下降,但调理肺脾肾能更快的把湿化掉。
芡实与山药:均具有补脾止泻的功效,补益效果相似,但芡实之固涩肾精,更有甚于山药。而且湿气重堵住中焦的人不能用山药,从某种程度上看山药是不祛湿的,山药的强项在于补脾肺之气,益肺肾之阴。
如果是阴虚体质的,但又湿气偏重,就可以芡实+山药。尤其老人,孩子,孕妇,夏天用一点芡实与山药炒熟后,弄成粉末,每天和粥调服,可以祛湿补脾,同时补脾肺肾之阴。
小米:*土高原上的小米,最得土气,而脾属土,在五谷中小米最养脾胃。
燕麦米:比燕麦片的效果更好,可以很好的补脾益气,也是平常不容易吃到的一种谷物。
红枣+葡萄干+花生:养脾胃、补气血,调和味道。有人可能会问,红枣生湿,这里还要放红枣吗?红枣健脾,又能调和诸味,这里用烘焙过的红枣,更多的是补益脾胃的效果。放在这里,绝对是利大于弊的存在。
身上有个“补肾开关”
说完吃的,第二届国医大师张大宁张老给大家带来两个“补肾开关”平常在家摁一摁。
张老认为,人体的衰老和慢性疾病,都是由于肾虚血瘀证造成的。
而补肾能促进活血,活血能加强补肾,所以补肾活血法则是治疗慢性疾病、养生、延年益寿的基本大法。
张老选取了肾俞穴和血海穴。
肾腧穴在命门穴两方旁开一寸半的地方,命门穴在后背,正对肚脐的地方。
血海穴在膝上内侧两寸。
手搓热,按敷穴位,然后用拇指按穴位,坚持一分钟,再顺时针按揉一分钟,感觉酸麻或者微痛后,逆时针按揉一分钟。每天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