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小寒
XIAOHANTODAY
“小寒”看似虽小,但却以小胜大,堪比大寒冷。
谚语有云:“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恰恰也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注意养生,避免寒邪入体,才能更好地为春天健康储备能量。
小寒养生,重在“四个4”,你都了解吗?
01
饮食:4补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小寒时节建议“养肾防寒”,注重以温热食物补益身体,但最好是根据自身体质来进补。
根据中医辨证的原则,虚证大致可分为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四个方面,相应的进补方法有“益气”、“养血”、“滋阴”、“助阳”。
①气虚——益气进补
气虚多表现为面色白、气短乏力、出虚汗,容易感冒、易疲倦、精神食欲差等,可以用*芪、*参、白术等补气。
②血虚——养血进补
血虚多表现为面色无华、头晕心慌、口唇苍白、妇女月经量少,手足发麻、皮肤干燥,可用阿胶、当归、枸杞等养血。
③阴虚——滋阴进补
阴虚多表现为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心烦急躁、眩晕耳鸣、两目干涩、遗精、大便燥结等,可用知母、石斛、枸杞等滋阴。
④阳虚——助阳进补
阳虚多表现为四肢冰冷畏寒、精神不振、大便溏泄、性欲减退、阳痿遗精、夜尿频多等,可用干姜、肉桂等助阳。
编辑
02
防燥:4保
冬天,人的皮肤很容易干燥、瘙痒,尤其在北方,来了暖气之后,室内温度增高,加速皮肤水分流失,使皮肤纤维失去韧性而导致断裂,继而容易出现皮肤瘙痒、湿疹等症状。防燥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内补水分,二是外保温度。
①水补——机体保水分
要注意科学饮水,少量多次,不要等到口渴时再喝水。比如早餐前来杯蜂蜜水,还可以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
②食补——蔬果保营养
蔬菜水果中含有70%~80%以上的水分,及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血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也可以促进胃肠蠕动,防止便秘。建议顿顿蔬菜、天天水果。
③加湿——室内保湿度
冬季室内温度最好控制在20℃左右,保持暖气低流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增加室内湿度,比如室内放置水盆、湿毛巾、加湿器等。
④护湿——皮肤保滋润
使用具有保湿作用的化妆品,可以保护皮肤。冬季洗澡次数不宜过多,每周1~2次为宜。
编辑
03
防寒:4暖
冬季养生提倡“藏”阳气、防寒冷,寒邪入体,很容易生病。防寒护好这4处是关键!
①头颈要暖——围脖帽子
头部是神经中枢所在地,中医讲为“头为诸阳之会”;而颈部脂肪少,又是颈动脉所在地,散发的热能较大。头颈受风寒侵袭,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甚至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穿高领衣服、戴围脖、帽子等都可以保护头颈,起到防寒的作用。
②腰背要暖——晒晒太阳
后背是人体督脉的循行之处,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建议:晒太阳是腰背保暖的最好方式之一,可壮养人体之阳气,使全身气机调和畅达。
③腹部要暖——试试按摩
腹部是连接身体上下的枢纽,人体身上很多重要的穴位都在此,如神阙、气海、关元等。
建议:除了平时要保证穿着外,也可两手搓热后按摩腹部,来提高自身的驱寒能力。
④脚部要暖——热水泡脚
脚踝部有多个穴位,是人体“小心脏”。而脚离心脏最远,供血少,寒气很容易从脚底侵入。
建议:除了穿保暖的鞋子外,睡觉前多用热水泡脚,用力揉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编辑
04
强身:4搓
小寒时节阳气潜伏,利用空闲时间给身体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驱寒、调理身体的双重功效。
①搓足心——暖脚补肾
可以补肾安神、预防失眠。
②搓腹部——保健脾胃
长期坚持这么做,有调理脾胃、预防便秘之效。
③搓腰部——补肾壮腰
可以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以及女性的痛经。
④搓颈部——暖身驱寒
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若外出归来全身发冷,可是试试搓揉大椎穴暖身。
参考资料
[1]《今日小寒,有哪些养生秘诀?》央视一套-01-05
[2]《一场飘雪迎来小寒节气,此时阴邪盛,不可不防!》健康时报、人卫健康-01-06
策划制作
审稿专家:华美浩联医学部
图源:摄图网
编辑: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