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针灸学中,经络和穴位是最重要的概念,我们都知道有邪气侵犯了人体,人就会生病,阴阳就不能协调,这时候就需要在经络穴位上给予针刺或者艾灸等刺激,从而激发经气,鼓舞正气,祛邪外出,使阴平阳秘。
每一条经脉都有特定的穴位,每一个穴位的功效都有重合,那么,会不会有某一个穴位就集中了某一种疾病的功效,也就是所谓的特效穴,治疗这个疾病具体其他穴位所不具有的性能?
答案是,有!这样的穴位还真有。
中医理论中常常会提到脏腑、气血等概念,我们抛开那些繁杂的理论论证过程,单单拎出来今天的主角——八会穴,八个一一对应脏、腑、气、血、骨、髓、筋、脉疾病的穴位。
1.脏、腑、气、血、骨、髓、筋、脉是什么?
脏,指六脏,就是在肝、心、脾、肺、肾五脏的基础上,加上一个心包。为什么心包也算个脏?《*帝内经》上讲,“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也就是说心脏受到外邪的侵犯,都是心包来承受的,通俗点讲就是心包是心脏的小弟,任何事心包替心脏兜着。
其余的几个脏器,各司其职,一旦受邪是没有小弟的。比如肝脏有病,面色多青,脾气易怒,或伴有胸胁疼痛;心脏有病,当然心包肯定也被侵犯了,会出现胸口憋闷,或心悸失眠,甚至昏厥;脾脏有病,多胖大舌,大便稀溏或秘结;肺脏有病,咳嗽、咳痰,气喘气促等,甚至胸痛;肾脏有病,多畏寒肢冷,腰膝酸软,男子阳痿、遗精、早泄,女子月经不调等表现。
腑,指六腑,包括胃、胆、大肠、小肠、三焦、膀胱。其中三焦是无形之腑,就是没有固定形状。六腑是和六脏相匹配的,也就是在经络理论中说的相表里,一般来说多相互影响。
气,含义很多,在这里指脏腑经脉中供人体正常活动的无形之物。是先天之气、后天之气、脏腑之气等气的总称。
血,是指循行于脉中具有营养的红色物质。气和血是如行随行的,气血也可以互生,即气能生血,气也能行血,所以,气为血之帅;血能生气,也能载气,所以血为气之主。当然,血和津液以及精都能互生。
骨,是支撑人体的组织结构,与肾的精气充盛与否相关。
髓,藏于骨中,主要起营养骨的作用。当然,还有脑髓一说,也与人体精髓的充盈与否相关。
筋,是链接骨的部分,肝在体合筋,所以筋的功能与肝脏气血充盈与否有关。
脉,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遍布全身。
2.八会穴的对应关系及定位
脏会——章门穴。
章门穴,属于肝经穴位,定位在侧腹部,11肋骨游离端下缘。主治一切脏相关的疾病,如腹痛、咳嗽、胁痛等疾病。
腑会——中脘穴。
中脘穴,属于任脉穴位,在前正中线上,肚脐上4寸。主治一切和腑相关的疾病,如胆结石、胆囊炎、胃肠炎等下腹疼痛等疾病。
气会——膻中穴。
膻中穴,属任脉穴位,前正中线上,两乳连线中点处。主治一切气机不畅导致的疾病,如胁痛、肝郁、焦虑等。
血会——膈俞穴。
膈俞穴,属膀胱经穴位,在第7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主治一切血证。如血虚证、血热证、失血、血寒证等,或者因血虚生风而导致的荨麻疹等。
筋会——阳陵泉穴。
阳陵泉穴,属于胆经穴位,在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方。主治一切与筋相关的疾病,如膝关节炎、髋关节炎、肌腱炎、腱鞘炎、肩周炎等疾病。
脉会——太渊穴。
太渊穴,属于肺经穴位,在手腕掌侧横纹处,桡动脉搏动处。主治和脉相关的疾病,如气血运行不畅时可以配以此穴。
骨会——大杼穴。
大杼穴,属于膀胱经穴位,在第一胸椎棘突下,后正中线旁开1.5寸。骨病可以配以此穴,特别颈椎、胸椎疾病如脊椎疾病,椎小关节紊乱等。
髓会——绝骨穴,也就是悬钟穴。
绝骨穴,属胆经穴位,定位在小腿外侧,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主治髓相关的疾病,如发育不良、先天不足等疾病,痴呆、健忘等。
简便记忆歌诀:脏会章门腑中脘,骨会大杼脉太渊,气会膻中血膈俞,髓筋绝骨阳陵泉。
3.应用举例
八会穴是古人总结的八个特殊穴位,多在主穴的基础上作为配穴来使用,相关疾病经过辩证之后,加上相关配穴效果往往较好。
我曾经治疗过一个荨麻疹的患者,病情反反复复多年,寻求针灸治疗,辩证为血虚生风引起的全身风团伴瘙痒等症状,针刺之后,选用膈俞穴予自血治疗,患者自诉每次治疗完毕症状消失,经过一个疗程治疗,随访半年再也没有复发。
一切气机不畅加用膻中穴,效果会非常好。曾经有一个患者与家人吵架后,一直不停地打嗝,辩证为胃气上逆,在常规取穴之后,加用膻中,重要泻法,一次之后症状消失。
八会穴是临床上效果非常好的穴位,各位同仁可多多使用验证,并加以体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