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看没看过《中华小当家》?
小当家做过一道菜——酸梅炒饭!那时正是夏天,知闲君胃口欠佳。现在想想,酸梅炒饭还是让知闲君有满口生津的感觉!
小当家用的正是酸梅!中药里有一味药——乌梅与它类似,都有生津之用!乌梅生津的作用与它的酸味有关。
提到酸味,中药里面也有一部分药材是具有酸味的,但是这些具有酸味的药材并不是单单具有开胃生津的作用哦!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酸”味药材都有哪些作用特点吧!
酸味药材的作用以及作用特点
酸味的药材“能收、能涩”,多有收敛、固涩的作用。所以,固表止汗、敛肺止咳、涩肠止泻、固精缩尿、固崩止带的药物多具酸味。
从“收”这个字可以看出酸味药物的作用趋势是把流失的、外泄的、控制不住的精、气、津液等人体的所需物质收敛、固涩住,稳定在其原有的位置上。
那么,精、气等精微物质为什么会控制不住,会外泄呢?
其实精、气等液态物质外泄多是与气虚有关。气有固摄的作用,它能统摄、固摄人体的血、津液、精等液态物质,使其不无故流失。
当气虚时,气不摄血则表现出各种出血;气不摄津则表现为自汗、多尿等等症。气虚体现于各个脏腑会有不同的表现。
以肾脏为例:
“肾藏精”,肾能贮藏、封藏精,使精不无故流失,人体的生长发育机能有赖于肾精及其所化肾气来调控。当肾气虚弱时,会出现遗精、滑精等症。肾开窍于二阴,二阴调节二便。所以,肾气虚弱的人也会有遗尿、尿频、大便失禁、久泻滑脱等症。
当肾气虚弱,无力固涩的时候,就可以选用酸味药材,来帮助肾收敛固涩。
比如,山茱萸味酸,它能补益肝肾之不足,又可收敛固涩,可以调节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精等症;又能调节元气虚脱,大汗不止等症。山茱萸明显的体现了“酸味”药收敛固涩的作用。
所以,酸味药多用于调节体虚多汗、肺虚久咳、久泻滑肠、遗精滑精、遗尿尿频、月经崩漏、肾虚带下等症。
以“酸”养生也要注意这些地方!
在养生中,若要服用“酸”味的药材,大家要留意这几点!
表邪未除尽,请勿闭门留寇
当表证未尽时,请不要用酸味药!
“酸”味药收敛固涩的作用特点容易让表证滞留在体内,也就是中医常说的“闭门留寇”!
就像比较常见疾病——感冒。当我们感冒的时候,可以减少吃“酸”味食物的摄入,否则部分表证就容易被留于体内。
以酸补肝
《*帝内经·素问》有一句话专门介绍——五味与五脏的关系!
“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故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
五味对五脏各有趋向性,酸偏入肝,苦偏入心,甘偏入脾,辛偏入肺,咸偏入肾。
阴、阳是相对的,将人体中运动、温热、向外、向上等特性的事物归为阳;将宁静、凉润、向下、向内等特性的事物归为阴。
肝脏有“肝体阴而用阳”的说法。肝藏血,贮藏血液,其体属阴;肝主疏泄,调节气机,其用属阳。
所以,肝脏有两个病理特点:肝阴易亏、肝阳易亢。
当肝阴血不足了,阴不能制阳,肝阳就偏亢;
而当肝阳偏亢时,迫血旺行,也会耗伤肝血。他们两个好兄弟总是一个拽着一个,一起伤肝。
酸味可滋阴,补肝阴,酸味可收敛,以制约肝疏泻太过。当肝虚时,就可以适当吃点酸!注意是适当吃点,可不要多食呀!
过食酸味以致肝亢、脾伤,故脾病禁食酸。
中医讲五味偏嗜也会损伤本脏及其“所胜”之脏。
五味入五脏,五味有它自己的“喜好”!
对本脏的影响:
酸偏入肝,肝为酸的本脏。酸虽养肝,但是,长期过度食用酸味的食物或药材也会影响肝脏,使肝木的生理功能发生多种变化。
过食酸味,一方面,会使本脏——肝气偏亢;另一方面,影响肝脏的气机,酸性收敛,就会阻碍肝主疏泄的生理机能。
对所胜之脏的影响:
中医五行相生、相克。(相生、相克关系如下图。)
“我克”者为“所胜”,肝能克脾。
脾就是肝的“所胜”之脏。当过食酸味时,肝气旺盛,肝气太过则会损伤脾气,加重脾虚。这就是“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
所以,脾病的朋友们,尤其是脾虚的朋友,不宜过食酸味的食物或药材哦!
*图片来自知闲君
春季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
春天,大地复苏,花草破土而出,百花待开!
肝主春,肝与四季中的春天相通应,此时,肝火、肝阳、脾虚者易发病,所以,春季养生以调肝为主!肝主疏泄,喜条达而恶抑郁!假使春天过食酸味,那不正好与肝主疏泄相违背吗!
所以,建议春季养生的朋友少吃点“酸”!
药性说来既简单也复杂,大家看到药性的作用特点,一目了然;然而,中医是根据临床辩证用药的,这就让用药复杂了很多!所以,建议大家生病还是要找的中医师望、闻、问、切,开方抓药。
在日常养生中,知闲君会介绍一些平和的养生方法,来调理身体的轻微不适以及一些中药养生需要注意的地方。
中医药文化历史悠久,也不是你我一朝一夕就能参透的,知闲君也在上下求索中。养生之路,就让我们一起一点一滴的积累吧!
*本文为医药知识科普。微店所售产品,不能等同于药品。若需调疾,请咨询中医师,并谨遵医嘱!
1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明·皇甫嵩.本草发明[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3孙广仁(主编).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4曹煌,张静雅,龚苏晓,等.中药酸味的药性表达及在临证配伍中的应用[J].中草药,,46(24):-.
5李花,刘旺华,刘建新.过食酸味药山茱萸对中医“脾”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8(2):-.
文章:知闲君。
图片:来自包图网。
文中图片已说明来源,未经授权请勿使用。
如何购买知闲堂*芪?
第一步: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