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摘要:通过搜集中医籍及现代医家临证应用,得出五味子具有以下特点:1)临床多用2~30g。2)治疗不同疾病,其用量不同,发挥的功效亦不同,如敛肺止咳常治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等肺系疾病,为6~15g;益气生津常治疗糖尿病、心脏病、席汉氏综合征等,为15~30g;补肾宁心常治疗失眠、闭经、滑精遗精、尿频等,为15~20g。3)根据疾病、证候及症状,配伍相应中药,如敛肺止咳常配伍麻*、半夏、干姜等;补肾宁心常配伍熟地*、芍药等。
关键词:五味子;临床应用;用量;配伍
五味子,是木兰科植物五味子或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称“北五味子”,后者称“南五味子”。本品主要含挥发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甲、没食子酸等有机酸、维生素、木脂素、三萜、倍半萜及多糖等。临床常用醋五味子。五味子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具有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的功效。《药典》五味子:内服,煎汤,2~6g。本文总结中医籍及现代医家有关五味子应用的临床经验,以期探讨五味子临床用量及配伍规律,指导五味子临床应用。
1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古代医家常用五味子配伍不同中药治疗喘咳及其他冲气上逆之症,不同朝代换算也不尽相同,如东汉1两约13.8g,宋金元1两约41.4g,明1两约37g,清1两约37.3g。如小青龙汤,五味子半升(约44g)敛肺止咳,配伍芍药和营养血,既可增强止咳平喘之功,又可制约诸药辛散温燥太过之弊[1],治疗外寒里饮的咳喘证;小柴胡去参姜枣加干姜五味子汤,五味子半升(约44g),配伍干姜,干姜辛味峻猛、五味子酸敛,二味融合,相互制约,可宣散收敛,止咳平喘,治疗伴有喘咳之疾病;射干麻*汤,五味子半升(约44g)与半夏相伍,治疗寒饮郁肺的喘咳;桂苓五味甘草汤,五味子半升(约44g)配伍茯苓,治疗冲气上逆之症[2]。
2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颜正华常配伍煅龙骨、煅牡蛎、麻*根等治疗各种病因所致汗多症,多为10g[3];常配伍西洋参、麦冬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组成生脉散,其中五味子敛阴宁心安神,为6~10g[4];常配伍麻*、细辛、干姜等治疗寒哮,为5~9g,多为5g,其中五味子酸性温敛肺止咳,干姜、细辛辛散温肺,一散一收,相辅相成[5];常用止嗽散加五味子6g,沙参12g,麦冬10g,治疗阴虚久咳者[6]。
2.2干祖望常配伍山药、当归、酸枣仁等治疗梅尼埃病,如自拟经验方五味子合剂(五味子30g,山药30g,当归30g,酸枣仁30g,桂圆肉30g),服药半小时后可镇静,水煎内服较佳,用时不必严格辨证,只要是梅尼埃病即可[7];六味地*汤配伍五味子、远志、补骨脂等治疗肾气不纳的声门闭合不全,五味子常用10g[8]。
2.3吕仁和在治疗膜性肾病时,合用生脉散治疗感冒后尿蛋白加重,其中五味子20g,太子参30g,麦冬10g[9];常加生地、地骨皮、五味子清热育阴,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过程中激素减量时出现阴虚、热*之症,五味子多为10~20g[10]。
2.4杨霓芝常配伍干地*、女贞子、桑葚、熟地*、白芍等大队滋养肝肾之药治疗肝肾阴亏、虚风内动型震颤,为12g[11];认为慢性肾衰竭并发心脏疾病与心肾密切相关,心肾气虚则以五味子配伍炙甘草、肉桂、*芪、*参等药治疗,五味子为5g;心肾气阴两虚者用五味子配伍太子参、麦冬、熟地*、*芪、丹参等药以益气养阴,为10g[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