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令进补(冬至到来年立春)是顺应自然的规律,有它独特的养生含义。但是如何正确进补,才是关键……
冬令进补,在我国已是传统习惯。
清末民初时期,苏浙民间每到冬至节后,不论男女老幼多少都要吃点补药,其目的大致有二:
一是冬季为「藏蛰之令」。根据《*帝内经》「藏于精者,春不病温」的理论,在这期间服点补药以增强肾脏的「藏精」作用,使肾气、肾精旺盛,体力增强,提高正气的抗病作用,达到来年春天不生或少生「温热病」的目的;
二是使幼年者加速生长发育,老龄者延年益寿。
此种习惯在很多地方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过是以饮食形式出现,或者药食并用,如北京冬季吃涮羊肉,羊肉就是一味很好的补肾药食。
冬令进补需辨证
旧时冬令进补,讲究一点的,要请较有名的中医候脉察舌后开具体的补药方,再请药店煎炼成膏,称为「膏子药」(膏方)。
此类补药相对比较名贵,煎炼操作也繁锁,头二三煎,至少要花24小时以上时间,还得加冰糖、大枣、蜂蜜收膏,当然一料药可服用整个冬季,每日早晚各用开水化服二匙,到立春前后才基本服完。
没有这么好条件的,就买点补益的中成药,如六味地*丸、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之类服用。
也有以祛伤活血药作为补剂服用的,部分妇女甚至用秋后再生的益母草嫩苗与米粉研和后服用。此药作用类似中药茺蔚子,有祛瘀生新之效,服后可感到身暖、耐寒力强,故常为农村妇女所信任。
但有些未经医生对的症下药的补剂,容易有副作用,多见的是出现鼻衄,甚至烦热失眠。
综观起来,只有开方煎膏的冬令补药能因人性而异,针对上述情况,是符合中医药「辨证论治」要求的,因此效果亦较好。
上述情况,说明了冬令进补是有道理的,也提示了进补要考虑个人身体特异性的情况,搞一刀切是无效、甚至是有害的。
此类情况现在仍然存在,临床中除见到滋补偏差而产生鼻衄、烦热外,还见到服用人参后身体发胖而四肢无力的副作用(当地称之为「参胖」),真所谓「事与愿违」。
究其原因,是因各人禀赋、生活习惯、饮食嗜好和所处的具体环境不同而形成的体质差异之故。
真虚损,需进补
在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中,从生长到衰老,是一种矛盾变化过程。
其间为适应生活、社会和争取事业的成功等活动,不断消耗心力、体力,也就是体内的阳气或阴精受到损耗,在人体上就出现阴虚、阳虚、气虚、血虚或阴阳并虚、气血并虚等耗损情况,此种虚损也可因疾病侵袭引起体内的物质或功能的亏损而来。
各种虚损,在尚未达到发病程度时,就归之为体质问题,如果达到阴阳失去平衡到不能支持正常工作,就明确称之谓「虚证」。
此两类情况均是进补的对象,均可用补药使其康复,但如果所进补药弄错了目标,那就会产生不良结果。
慎重选择进补品
近几年来,为适应社会需求,市场上补药多了,多到近乎泛滥,商品宣传上也不很确切,针对性模糊了,出现了一些副作用。
如蜂皇浆,本来是比较平和的有效补剂,但有的人服用了加有人参的蜂皇浆,出现心烦、口燥的感觉,这是因为本身并不是气虚,或者是气分有热,有补气作用的人参不适用。
顺便提一下,《本草备要》中记载人参「能回元气于无何有之乡」,临床使用中对休克、血压低者的确能起到迅速恢复的抢救作用。
近代对人参研究中,认为其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对血压有双向调节作用,但临床表明人参对末梢血管的收缩作用比较明显,所以才有确定的抗休克作用。
因而以人参作补剂使用时,对形体壮实、红面的高血压患者应该慎重。
对进补中其它应该注意的方面尚有:痰湿气虚之体,不宜用滋腻药品,如阿胶、熟地之类;阴虚火旺之体,不宜用辛热燥烈之药,如仙茅、鹿茸之类等等。
中医学认为人体阴阳平衡时是最佳状态,不能用反方向补药,阳亢用补阳药、阴盛用滋阴药,是犯「重阳」、「重阴」之弊的,阴阳中的一方太过,就会破坏平衡而引起疾病。
因此,进补时,不是特殊情况需要,都应该选用平和王道之品,不宜追求烈性药品,以避免出现太过情况。
此外,在进补时要注意脾胃的运化功能,只有在运化吸收功能好时,补药才能为人体所利用而发挥作用,如果运化吸收不好,或者有些药物、食物妨碍了这种功能时,最好最贵的补药对人体来说等于是有害的负担。
因而对运化吸收功能不良的人,应以恢复脾胃功能为第一要义,这也就是进补了;俗谚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好消化」,是有一定道理的。
如何选择进补药
以上说了冬令进补的依据和应注意的事项,再概括介绍几大虚损针对性的补药。
气虚:常有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自汗畏寒,头晕尿频和面色淡白无华,舌淡,苔白,脉软弱等症。
可选用*参、*芪、人参、白术等;
食品中可增加山药、莲肉、百合等品,或者用*芪炖瘦肉吃。
血虚:易常见面、唇、指甲淡白,头晕、眼花,心悸,盗汗,失眠,舌淡,脉细弱等症。
可选用当归、熟地、阿胶、白芍等;
食品中可增加菠菜、动物肝脏、胡萝卜等,也可用当归、生姜炖羊肉(「当归生姜羊肉汤」方)吃,或多吃其他各类瘦肉。
中医学认为气血是相辅相成的,气能生血,血能养气,对气血俱虚的患者,上述二类症状可掺杂见到。
进补时可根据偏颇情况在上述二类药中选用,血虚项例举的成药中,已经或多或少含有补气之品在内了,所以以补气药入补血方中,其方义就在于「气能生血」之理。
阴虚:常有虚火上炎,手足心烦热,口燥咽干,盗汗,遗精,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或弦数等症;
可选用生地、白芍、首乌、山萸肉、生山药、玉竹、麦冬、女贞子等;
食品中宜增加海参、甲鱼、龟、淡菜、胡萝卜、猪蹄等。
阳虚:多见畏寒、自汗、四肢清冷、腰酸膝软、气喘促、身重、小便清长或大便溏薄,舌淡、脉大无力等证。
可选用鹿茸、枸杞子、川断、狗脊、仙茅、杜仲、巴戟、肉苁蓉、冬虫夏草等;
食品宜增加羊肉、狗肉、牛骨髓、韭菜、核桃肉等。
说了很多味补药,不得不提醒最好在医师辨证指导下使用。
如果想遇到问题,自己第一时间调理,不如学习滋补药的使用,答摩现在就开设了《家庭必学中药》系列课程,第二季专讲四大类超40味滋补药。
一堂运用中医思维,从临床实效出发讲解的中药课,让你学了就能用。
扫码购课,上新拼团最高优惠70元
送所讲滋补药实物礼包
而且老师延续「侃」中药的风格,不仅讲解实用滋补中药,还带你感受从中文到英文、古文到白话、文化到民俗、情怀到世故、理论到临床的视听盛宴。
同时串讲部分方剂,以及《伤寒论》《金匮要略》的经典条文。
你将收获
第一季学员如是说
点击图片看大图
扫码购课,
送所讲滋补药实物礼包
最后还要提醒:在选择进补的同时,日常也要进行适当锻炼,要知道增强体质也好,抗衰老也好,都不是仅凭进补能达到的。
「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这些古语名谚,是有科学性的。同时要避免情绪激动,心不为形役,也是长寿之法;神、形修养与进补并举,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
你所在地冬至有什么习俗?
都吃哪些健康滋补的食品?
?
欢迎大家点击右下方给我们留言哦
版权声明:
1.本文未经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
2.文末留言区开放,欢迎踊跃参与讨论。本平台支持言论自由,精选留言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今日编辑
复元
当值编辑
复元
图片
摄图网/答摩制图
点阅读原文,学超值好课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