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痹病的中医临床研究
TUhjnbcbe - 2021/3/27 1:02:00
青海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lx/150405/4603799.html
痹病指正气不足,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痹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骨、关节发生疼痛、麻木、重着、届伸不利,甚至关节肿大灼热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痹病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痹者闭也,广义的痹病,泛指机体正气不足,卫外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脏腑经络气血为之痹阻而引起的疾病统称为痹病,包括《内经》所含肺痹、心痹等脏腑痹及肉痹、筋痹等肢体经络痹。狭义的痹病,即指其中的肢体经络痹,本节主要讨论肢体经络痹病。肢体经络痹病的发病率甚高,甚为难治,求治于中医者疗效佳。痹病在文献上有许多名称,或以病因、或以症状、或病因与症状结合命名,如风痹、寒痹、风湿、行痹、痛痹、着痹、历节、白虎历节、痛风等。《内经》最早提出了痹病名,并专辟“痹论”篇,对其病因、发病、证候分类及演变均有记载,为后世认识痹病奠定了基础。如论病因说:“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论证候分类说:“其风气甚者为行痹;寒气甚者为痛痹;湿气甚者为着痹也”。张仲景在《伤寒论》里对太阳风湿,在《金匮要略》里对湿痹、历节风进行了辨证论治。隋·《诸病源候论》不仅对痹病的多种临床表现进行了描述,而且在病因学上提出了“由血气虚,则受风湿,而成此病”。唐·《千金要方》已认识到有些痹病后期可引起骨节变形,收集了许多治痹方剂。金元时期,《儒门事亲》对相似的风、痹、痿、厥、脚气等病证进行了鉴别。《丹溪心法》提出了“风湿与痰饮流注经络而痛”的观点,丰富了痹病的病机理论。明清时期,痹病的理论有较大发展和日臻完善。《医门法律》对痹病日久,主张治疗应“先养血气”。清代温病学的形成,对热痹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有更充分的论述。痹病久病入络在这一时期受到重视。《医宗必读》对痹病治疗原则作了很好的概括,主张分清主次,采用祛风、除湿、散寒治疗,行痹应参以补血,痛痹应参以补火,着痹应参以补脾补气。《医学心悟》《类证治裁》等医籍也赞同这一观点。一、病因病机(一)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肌肉、筋骨、关节之间,壅阻于血脉经络,气血为邪气阻闭而运行不畅;或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皆可发病。但总的来说,痹证的发生,与体质的盛衰以及气候条件、生活环境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常见的发病机理如下:1.体虚感邪,由于患者素体虚弱,气血不足,腠理空疏,故外邪易于入侵;既病之后,又无力驱邪外出,以至风寒湿热之邪,得以逐渐深入,留连于筋骨血脉而为痹证。因此,体虚是本病重要的内在因素。阳虚者以其卫外不固,易为风寒湿邪所伤,故感之者多为风寒湿痹;阴虚之体,阳气相对地处于偏盛状态,脏腑经络,先有虚热,故感之者多为风湿热痹。2.外邪侵袭,风、寒、湿、热之邪通常地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体质柔弱者,固然易于遭致外邪入侵;也有平时体质尚好,但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寒热交错,或久居湿地,冒雨涉水,或劳力感受寒湿,或汗出入水等,日久也可导致卫外机能不固,外邪入侵,闭阻肌肤,关节,使气血运行不畅而发生痹证。3.停痰留瘀,痹证日久,邪气留滞不去,经络血脉受阻,血行凝滞则生瘀,瘀阻津液凝聚则成痰。若痰瘀互结与外邪相合,使经络阻闭,进而深入骨髓,而致根深难以遂除。故痹症晚期所见到的关节肿胀,畸形,则多为痰瘀交阻于骨节之间所致。总之,痹证的发生,一般多以素体阳气阴精不足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一般初起以邪实为主,病位在肢体皮肉经络:久病则多属正虚邪恋,或虚实挟杂,病位则深在于筋骨或脏腑。二、诊断依据(一)临床表现。肌肉、筋骨、关节疼痛为本病的主要证候特征。但疼痛的性质有酸痛、胀痛、隐痛、刺痛、冷痛、热痛或重着疼痛等各异。疼痛的部位,或以上肢为主或以下肢为甚,可对称发作亦可非对称发生,或累及单个关节或多关节同病,可为游走不定或为固定不移。或局部红肿灼热,或单纯肿胀疼痛,皮色不变。或喜热熨,或乐冷敷。多为慢性久病,病势缠绵,亦可急性起病,病程较短。病重者,关节届伸不利,甚者关节僵硬、变形,生活困难。1.症状:多数起病缓慢,有乏力、纳差、消瘦、低热等。约90%的患者最先出现骶髂关节炎,腰骶部或臀部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可放射至大腿及腹股沟,伴僵硬感,休息不能缓解,活动后可以减轻。脊柱自上而下受累,出现颈痛、胸痛、腰背痛和僵硬,伴活动受限,驼背畸形,最后整个脊柱强直。胸肋关节、诸椎关节受累,出现束带状胸痛,吸气、咳嗽、打喷嚏时加重,胸廓扩张受限。还可出现髂嵴、大转子、足跟等部位的疼痛或压痛,晚期髋关节僵直。外周关节病变多为非对称性关节肿痛、僵硬,以下肢髋、膝、踝关节多见,鹤膝风样肿痛,足跟似腊肠样肿痛。关节外病变以眼部最多见,如急性前葡萄膜炎或虹膜炎、结膜炎等,晚期病情较重者,可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心脏传导阻滞、心包炎、肺纤维化、肾病综合征和肾损害等。2.体征:常见体征有骶髂关节压痛,脊柱前屈、后伸、侧弯和转动受限,胸廓活动度减低。(二)理化检查1.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指标,主要用于病情活动性估计和疗效判断。血常规:可有轻度贫血和白细胞升高。血沉和C反应蛋白升高。约50%的患者血清碱性磷酸酶、肌酸激酶升高。类风湿因子阴性,血清IgA、IgG、IgM可增加。约90%的患者HLA-B:,阳性。2.影像学检查:为诊断关键,具有特异性。X线检查:①骨盆正位片:双侧骶髂关节炎。根据纽约标准,分为5级:0级为正常;I级为可疑改变,可见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可疑的骨质侵蚀和关节面模糊;Ⅱ级为轻度异常,关节面微小破坏,关节边缘模糊,略有硬化,可见囊性变;Ⅲ级为中度异常,关节破坏与重建,关节间隙明显变窄,边缘模糊,明确的囊性变,关节两侧硬化,密度增高;Ⅳ级为严重异常,以硬化为主,关节间隙消失,关节融合、僵直。②脊柱正、侧位片:椎体骨质疏松,椎小关节模糊,椎体方形变,椎旁韧带钙化及骨桥形成,晚期脊柱竹节样变。③周围关节:髋关节受累可表现为侵蚀性病变、关节间隙变窄、骨赘形成等,可引起骨性强直。CT或MRI检查:适宜早期诊断,发现骶髂关节轻微病变可以明确诊断。(三)诊断要点1.发病特点本病不分年龄、性别,但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运动员以及体育爱好者易于罹患。同时,发病的轻重与寒冷、潮湿、劳累以及天气变化、节气等有关。2.临床表现突然或缓慢地自觉肢体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为本病的症状学特征。或游走不定,恶风寒;或痛剧,遇寒则甚,得热则缓;或重着而痛,手足笨重,活动不灵,肌肉麻木不仁;或肢体关节疼痛,痛处红且灼热,筋脉拘急;或关节剧痛,肿大变形,也有绵绵而痛,麻木尤甚,伴心悸、乏力者。3.舌苔脉象舌质红,苔多白滑,脉象多见沉紧、沉弦、沉缓、涩。4.辅助检查实验室和X线等检查常有助于痹病诊断。(四)鉴别诊断1.痿病,肢体痹病久治不愈,肢体关节或因痛剧,或因曲伸不利,或因变形而活动减少,肌肉废用而渐萎瘦,而与痿病相似。其鉴别的要点是看有无疼痛。痿病以肌肉软弱无力或萎缩为临床特征,并无疼痛,因肌肉软弱无力而行动艰难,甚至瘫软于床榻;痹病以肢体肌肉关节疼痛、酸楚、麻木为临床特征,因疼痛或关节变形而行动艰难,因行动艰难肌肉少用而渐瘦,但不至瘫痪。临床上也有既有肢体肌肉萎弱无力,又伴有肌肉关节疼痛者,是为痿痹并病,可按其病因病机特点,辨其孰轻孰重进行辨证论治。三、辨证论治痹证是一种以正气亏虚、肝肾不足为本,风寒湿邪痹阻关节、经络,久则化痰成瘀、伤筋蚀骨为标的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正虚邪实,相互作用,且影响病情的进退。辨证的要点在于掌握体虚与邪实的孰轻孰重,脏腑气血阴阳的亏耗,风寒湿(热)痰瘀之偏胜,而随证施以补益气血、滋补肝肾、祛风散寒、化湿清热、化痰和瘀、通络止痛等法。1.行痹证候: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疼痛呈游走性,多见于上肢关节,初起可见发热、恶风等表证,舌苔薄白,脉浮或浮滑。治法:祛风除湿,散寒通络。2.痛痹证候:关节、肌肉疼痛,遇寒则剧,得热痛减,关节拘紧,屈伸不利,疼痛固定而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紧。治法:散塞通络,祛风除湿。3.着痹证候:关节、肌肉疼痛酸楚,重着麻木,肿胀明显,关节活动受限,多见于下肢关节,舌质淡,舌苔白腻,脉濡缓。治法:除湿通络,祛风散寒。4.风湿热痹证候:关节、肌肉疼痛呈游走性,痛处灼热红肿,痛不可触,得冷稍舒,可见皮下结节或红斑,常见有发热、恶风、汗出、口渴、烦躁不安,舌质红,苔*或*膩,脉滑数或浮数。治法:清热通络,祛风除湿。5.痰瘀痹阻证证候:痹证日久,关节、肌肉疼痛如剌,固定不移,或关节紫暗、肿胀,肌肤顽麻或重着,或关节僵硬,有硬结、瘀斑,面色暗黑,眼睑浮肿,或胸闷多痰,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弦涩。6.肝肾两虚证证候:日久不愈,关节、肌肉疼痛,屈伸不利,或变形,形体消瘦,腰膝酸软,或畏寒肢冷,阳痿遗精,或骨蒸劳热,心烦口渴,舌质淡红,苔薄白或少津,脉沉细弱或细数。四、临证权变痹证迁延不愈,正虚邪恋,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出现疼痛时轻时重,关节肿大,甚至强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质紫,苔白腻,脉细涩等症。治宜化痰祛瘀,搜风通络。兼见亏虚症状者,治宜益气养血,补益肝肾。兼见气血不足症状者,治宜调补气血为主。调护。1.注意防寒、防潮。居处应通风、向阳、干燥。勿汗出当风。2.痹证若关节肿胀,伴发热,恶寒表证者,应卧床休息,将痛肢以软枕垫起,采取舒适体位,以减轻疼痛。3.对病情稳定的痹证病员,应鼓励患者作短距离步行。亦可指导病人作适当的体育活动,如太极拳,太极剑等,以增强体质。4.饮食宜忌生冷滑腻之品。

五、文献摘录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

《素问·痹论》:“五脏皆有合,病久而不去者,内舍于其合也。故骨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肾;筋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肝;脉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心;肌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脾;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中藏经·论痹》:“痹者,风寒暑湿之气,中亏脏腑之为也。……而有风痹、寒痹、湿痹、热痹、气痹,又有筋、骨、血、肉、气之五痹也。……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也。”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痹叙论》:“夫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虽曰合痹,其用各殊。风胜为行痹,寒胜为痛痹,湿胜为着痹。三气袭人经络,人于经脉、皮肉、肌肤,不已则人五脏。……大抵痹之为病,寒多则痛,风多则行,湿多则着。在骨则重而不举,在脉则血凝不流,在筋则屈而不伸,在肉则不仁,在皮则寒,逢寒则急,逢热则纵。”

《症因脉治·热痹》:“热痹之因,阴血不足,阳气偏旺,偶因热极见寒,风寒外束。内经云:炅气相薄,;则脉满而痛。此热痹之所由生也。”

《医宗必读·痹》:“治外者,散邪为急,治脏者,养脏为先。治行痹者,散风为主,御寒利湿仍不可废,大抵参以补血之剂,盖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也。治痛痹者,散寒为主,疏风燥湿仍不可缺,大抵参以补火之剂,非大辛大温,不能释其凝寒之害也。治着痹者,利湿为主,祛风解寒亦不可换,大抵参以补脾补气之剂,盖土强可以胜湿,而气足自无顽麻也。”

现代医学概论风湿骨病

风湿骨病主要是由于风寒湿引起的血液循环不通畅,致使包括肌、韧带、滑囊、筋膜的营养供给不良导致的疾病。关节病变除有疼痛外尚伴有肿胀和活动障碍,呈发作与缓解交替的慢性病程,部分患者且可出现关节致残和内脏功能衰竭。

病因介绍。一是细菌因素,二是病*因素,三是遗传因素,四是性激素等为主因。常以寒冷、潮湿、疲劳、营养不良、创伤、精神因素等为本病的诱发因素。

疾病预防。1、加强锻炼,增强身体素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如保健体操、练气功、太极拳、做广播体操、散步等,大有好处。凡坚持体育锻炼的人,身体就强壮,抗病能力强,很少患病,其抗御风寒湿邪侵袭的能力比一般没经过体育锻炼者强得多。2、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是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过度劳累,正气损,风寒湿邪可乘虚而入。临床上,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但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3、预防和控制感染。有些类风湿性关节炎是在患了扁桃体炎、咽喉炎、鼻窦炎、慢性胆囊炎、龋齿等感染性疾病之后而发病的。人们认为这是由于人体对这些感染的病源体发生了免疫反应而引起本病的。所以,预防感染和控制体内的感染病灶也是重要的。

并发症。1、肾病:肾功能障碍,多与长期使用抗类风湿药镇痛药有关。停止用药后,即可逐渐改善。长期使用镇痛药,也有可能引起间质性肾炎,虽然进展缓慢,但可导致肾功能衰竭。并发症有可能引起肾淀粉样变性,只有控制病情发展,才不会发生。2、肺炎:由于免疫能力下降,遭受细菌感染,患者常合并肺炎。这也是风湿骨病的并发症之一。3、眼病:角膜和结膜干燥不适,少数患者可并发巩膜炎、虹膜炎,多发生在角膜边缘2~3毫米处。多见于比较严重的患者,甚至形成结节或坏死。4、泌尿系统感染:这也是并发症之一。风湿骨病患者若日常生活不注意,或者患感冒后,常容易发生泌尿系感染。5、传染病:患者由于患此病的时间太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当社会上流行某些传染病时,风湿骨病并发症比正常人更易受到传染。

常见症状。风湿骨病是缠绵难愈的慢性全身性疾病,尤以青壮年发病率较高(80%的患者年龄在20岁——45岁)。1、初发时起病缓慢,患者先是几周内到几个月的疲倦乏力,体重减轻、胃纳不佳、低热和手足麻木刺痛等前驱症状。2、随后发生关节疼痛、僵硬、肿大周围皮肤温热、潮红自动和被动运动都引起疼痛。开始一、二个关节受累,往往是游走性。3、以后发展为对称性多关节炎从四肢远端的小关节开始再累及其它关节。其次为掌指、趾、腕、膝、肘、踝、肩和髋关节等,晨间关节僵硬,肌肉酸痛。4、随着风湿、类风湿关节炎病变的发展,患者不规则发热,脉搏加快,显著贫血,关节成僵硬而畸形,导致残废。膝、肘、手指、腕部成固定屈位,手指向外侧成半脱位,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终日不离床褥,不能动弹而极度痛苦。

疾病检查。第一步,根据患者的叙述进行触诊。第二步,实验室的检查如血常规,尿常规,风湿免疫生化检查等。第三步,辅助检查如影像学的检查,ct检查等。

诊断鉴别。通过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各种辅助检查进行诊断。

治疗方式。1、西医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分六大类: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康复治疗及特殊治疗。诸疗法各有不同的特点,一般应根据疾病发展的不同阶段选择组合不同的治疗方法。(1)用水杨酸制剂和非类固醇制剂以缓解疼痛,消除炎症,控制风湿活动;(2)在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或慢性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使用青霉素以控制链球菌感染;(3)预防风湿骨病的复发。包括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清除慢性病灶以及上呼吸道感染时应用抗生素等。2、中医对此类病症的治法有许多种,如祛风、散寒、除湿、润燥、清热、泻火等。但总的不外乎扶正与驱邪两大类。扶正法的主要作用是调整体内的阴阳、气血、脏腑的生理功能;增强机体的自身抗病能力等。

驱邪法则主要是指根据因感受风寒湿等外邪的偏盛和病症的差异而采取对症的或清热解*、或祛风除湿散寒等治疗方法。

临床治疗一般要求:⑴控制关节及其他组织活动,缓解症状,稳定病情;⑵增强体质抗病能力,巩固治疗效果,预防病情的加重和恶化,尽量保持关节功能和防止关节畸形;比如:平时加强锻炼,尽量避免或减少气候与环境对病情的影响;⑶修复受损关节,尽量恢复关节功能和劳动力。出现风湿骨病的症状之后,如果经过充分的休息或治疗,肌肉及韧带可以得到恢复,症状即可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采用中医中药治疗,不伤及到肝、胆、脾、肾等,没有副作用,可达到很好的效果。

疾病护理。注意劳逸结合,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强身保健的主要措施。临床上,有些患者的病情虽然基本控制,处于疾病恢复期,往往由于劳累而重新加重或复发,所以要劳逸结合,活动与休息要适度。

饮食保健。避免风寒湿邪侵袭。要防止受寒、淋雨和受潮,关节处要注意保暖,不穿湿衣、湿鞋、湿袜等。夏季暑热,不要贪凉受露。

中医痹证相当于西医的风湿病,近几年来,随着老龄人口的增加,患者愈来愈多。中医痹证的病因,历来都是以《内经·痹论》“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作为痹证病因三要素。目前痹证患者的临床表现与以前的不同,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结构的改变,食品中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等成分增多,发胖者居多,体质也随之改变,再加上气候变化、居室、工作环境的改变,临床症状也发生改变。现在单纯的脾肾阳虚痹证少见,一般都是脾阳虚加湿热、脾肾阳虚与肝肾阴虚同见、脾胃湿热、肝肾阴虚、阴虚血瘀等证型较为常见。《内经》中有皮痹、肉痹、脉痹、筋痹、骨痹之称。《素问·长刺节论》“病在肌肤,肌肤尽痛,名曰肌痹,伤于寒湿”、“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根据这些痹证的特点,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一是局部疼痛或游走性疼痛;二是局部关节肿胀或重着,引起关节肢体功能障碍,屈伸不利。治疗痹证首先是止痛和恢复关节功能,其次是调理气血,恢复经脉之顺畅;第三是补虚,滋养脏腑之精血,以巩固疗效。

1、温经活血止痛是治疗痹证第一要法。痹证的成因以寒、湿二邪为常见,引起的病变又是以“寒邪凝涩”、“经脉闭阻”为主,症状是以肌肉、关节、筋节等的酸胀、疼痛为主,若日久积深,寒湿与痰瘀凝滞于末梢关节或踝、髋、趾等处形成有形之物,呈梭形肿大之改变。痹证若以关节、肌肉疼痛为主或肿胀酸软功能受限,不论其兼证的偏寒、偏热,在临床中都有一个特点:得热则痛减,得热则舒,遇冷痛剧。因此中医辨证论治上都是以温经止痛、温通行滞、温通渗湿为主。

2、调理气血是治疗痹证的第二步。导致痹证的根源是“本虚”,其症状表现为“标实”。风、寒、湿之气所以能深入经脉筋骨、甚至脏腑,是人体气血虚损所导致。故《内经》说“诸痹不已,亦益内也”,其疼痛、肿胀甚至麻木僵硬皆为“标实”的表现。在治疗上多以止痛为先,第二步则是在疼痛的基础上,采用标本兼顾的治法,这是巩固疗效的关键。很多病人不了解这一点,当疼痛缓解后即停药,结果不久又因外感、劳累等因素引起疼痛复发。实际上第二步调理气血很重要,即把止痛药和调理气血药结合起来,一般可继续服药3—6月,待疼痛、肿胀基本消失,舌苔转薄、口中和方可用补。

3、补虚是治疗痹证的根本。张景岳“诸痹皆在阴分,亦总由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诸症”“是以治痹之法,宜峻补真阴,使气血流行则寒邪随去,如过用风湿痰滞等药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强调痹证“本虚”的一面。在治疗风寒湿痹时,往往多用温经活血、温阳通络、温化寒湿之药,这些药确实能治疗痹证,但易耗伤阴津,故后期临床多见阴虚液衰,精血不足之象,所以强调要以峻补真阴之品以使气血流行,则虚热自退而疼痛解,此乃治本之法。治疗痹证时应三步走,初期止痛,用药偏于辛温,不如此则不能止痛;中期则温通与调理气血并行;后期则以补虚收功。三者是可分而不可离,不能截然分开,是互相联系,但又各有侧重,不可偏执。

:中医之痹证,众人多以为是风寒湿三邪导致的痹证,此乃《素问·痹论篇第四十三》首创。其实经二千余年的发展,中医痹证含义已大大拓展。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狭义痹病(风寒湿痹)。特指风寒湿三气导致的痹病。诊断狭义痹病应注意两点,其一,风寒湿邪所发挥的作用可各有轻重,但均同时遭受这3种病邪侵害;其二,其他各种原因导致疾病的作用可各有不同,但应存在风寒湿邪的参与。

2、广义之痹。指无明显风寒湿邪参与,其他各种原因(包括邪盛、正虚、气机失调等)导致气血痹阻不通而引起的痹病。

痹证的发生,主要由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袭人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滞;或病久痰浊瘀血,阻于经隧,深入关节筋脉。一般多以正气虚衰为内因;风寒湿热之邪为外因。

1、感受六淫之邪:正气虚损,卫气不固,腠理空疏,或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六淫之邪乘虚而入,侵袭肢体关节肌肉,使经脉闭阻不通,而发痹病。素有蓄热,复感风寒湿邪,寒从热化,为热痹。

2、饮食所伤:恣食甘肥厚腻或酒热海腥发物,导致脾运失健,湿热痰浊内生成痹。

3、七情致瘀:以怒、思为多。怒则气逆,思则气结,两者均致气机运行失和,郁滞不通。“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瘀血既成,阻滞脉络,而发痹病。

4、跌仆外伤:外伤日久不愈,或失治,血瘀久积不散,损及肢体筋脉,气血经脉痹阻,演变为痹证。

中医痹证治疗原则。因风寒湿热之邪通常是引起本病的外在因素,所以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是痹病常用的治则。由于正气虚是引起本病的内在因素,因此,和营卫、健脾胃、养气血、补肝肾也是主要治疗原则。因此,行痹还应结合养血,痛痹结合温阳,着痹结合补脾。痹证以疼痛为主要表现,其病机是气血阻闭不通,不通则痛,所以通经络是各种痹病的通治之法。罹病日久,气血周流不畅,而致“血停为瘀,湿凝为痰”,痰瘀互结,与外邪相合,阻闭经络,深入骨骱,胶结难愈,因而化痰软坚,活血化瘀就成为痹病夹痰夹瘀时常用的辅助治疗。因此,中医治痹,并不简单分三步,其表现是错综复杂,相互交织,寒热错杂,虚实夹杂,只能在遵循大法基础上,因人、因时、因质、因证灵活处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1
查看完整版本: 痹病的中医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