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可以称得上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中医不断发展的几千年里,同时也发生了许多有趣的典故。
品读中医故事,感悟中医道理。
有一个人,30多岁伤风感冒一直不好,病情越来越严重。于是,家人便去请大名医汪石山
前来诊治.汪石山一进门,就发现病人面容憔悴,精神不佳。他询问道:“你能给我讲讲你的病吗?”
病人有气无力地睁开眼睛,对汪石山说:“我这个病最开始的时候只是伤风感冒,大夫给开了些发汗的药,我吃了之后,倒是出了很多汗,可是,没感觉病情好转,反而感觉我的两脚发冷身上也特别怕冷。”
汪石山捋捋胡须对病人说道:“这恐怕是发汗太多,伤了阳气。你还感觉有其他不舒服的地方吗?”
病人点点头,接着说:“在那之后,我就变得很容易饿,而且越来越能吃,但是身体却越来越消瘦。此外,梦中经常遗精,弄得我筋骨疼痛,卧床不起已经有段日子了。一直以来,虽然都在请大夫医治,汤药也吃了不少,可就是病情不见好转啊!汪大夫,您说我这是怎么回事?”
汪石山笑了笑,说道:“依我判断,你的病主要是阳虚。体内脾胃之阳虚衰,必须借助五谷之气予以辅助所以你能吃易饿。吃进去的东西没有用来滋养身体,当然就消瘦了。此外,人身之阳可以养神,阳气虚不能养神,所以梦遗、睡眠不好。
病人及家属听了,觉得汪石山说得很有道理。
中医解读
在这则故事中,汪石山诊断病人是阳虚。阳虛是阴阳偏衰的一个方面,指人体内属阳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虚,相对来说,就是阴偏亢,故机体会出现寒象。所以病人有双脚冰凉、身上怕冷等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阳虚则寒"。
由于病人的寒象是因阳虛所致,因此属虚寒。与“阴胜则寒”不同,阴胜是阴阳偏胜的一个方面,指人体内属阴的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的特性是寒,故阴亢盛导致机体出现的寒象属于实寒。阴虚是阴阳偏衰的另一个方面,指人体内属阴的一方低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阴虛,相对来说,就是阳偏亢,故机体会出现热象,从而表现出相应的临床症状,比如口干舌燥、潮热、盗汗等。
这就是中医所谓的“阴虛则热”。由于热象是因阴虚所致,因此属虚热。与“阳胜则热"不同,阳胜是阴阳偏胜的另一个方面,指人体内属阳的一方高于正常水平的病理状态。阳
的特性是热,故阳亢盛导致机体出现的热象属于实热。
人体出现阳虛、阴虛,或者阳胜、阴胜,必然会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治愈疾病,就必须调整人体阴阳偏胜偏衰的病理状态,使阴阳重新恢复协调平衡。
具体方法是补其不足,损其有余。在阴阳偏胜的情况下,要“损其有余”将多余的阴或阳给损耗掉。如阳胜多形成热象明显的实热证,这时要“热者寒之”,用“寒"将多余的阳热给中和掉,以便使阴阳重新恢复协调平衡。
阴胜多形成寒象明显的实寒证,这时要“寒者热之”,用“热,”将多余的阴寒给中和掉,以便使阴阳重归于好,协调平衡。
在阴阳偏衰的情况下,要“补其不足”,将亏损的阴或阳给补回来,如阳虚形成虛寒之证,这时要温补阳气,阳热充足自然能够抵消虚寒之象,使阴阳重新达到正常水平的协.调平衡。阴虚形成虛热之证,这时要滋补阴液,阴液充足自然可以对抗虚热之象,使阴阳恢复协调平衡的和合状态。
人生不易,三通堂愿您健康长寿!
昆明三通堂-
福州三通堂-
养生长寿就在“三通宝典”,识别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