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ST的核心要素是我们研制”
7月27日拍摄的正在建设中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新华社发 □本报 张祝钦
近日,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的重要设备——反射面单元面板,在黔南正式进入拼装阶段。
“反射面面板是决定FAST探测威力和探测精度的核心要素。”中国电科第54研究所FAST工程反射面设计制造项目副总设计师王大为面对的采访非常自豪,“反射面单元是主动反射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承担了核心要素的研制任务。”具有中国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FAST,是世界上正在建造及计划中的口径最大、最具威力的单天线射电望远镜,这一超级望远镜有望在2016年建成,建成后将成为世界级射电天文研究中心。
FAST工程独到之处
FAST工程选址在黔南,是有原因的。打开卫星地图,王大为告诉,贵州平塘县的地貌是天然喀斯特洼坑,科学家们经过反复筛选,认为利用天然的洼地作为支架,可以建造巨型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不是肉眼观测的普通望远镜,它是当今世界上最顶尖级的太空望远镜。射电,是比红外线频率更低的电磁波段。射电望远镜,跟收卫星信号的天线锅类似,通过锅的反射聚焦,把几平方米到几千平方米的信号聚拢到一点上。
王大为介绍,要想获得更远、更微弱的射电,能够穿越星际,探索宇宙深处的信息,就需要更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FAST口径有500m,拥有30个足球场大的接收面积,总面积达25万平方米,与号称“地面最大机器”的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灵敏度提高约10倍;与被评为人类20世纪10大工程之首的美国Arecibo300米望远镜相比,FAST的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作为世界最大的单口径望远镜,FAST将在未来20至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超级“大锅”开始组装
FAST工程的反射面看起来像是一口超级“大锅”,这口“大锅”近日开始拼装反射面单元面板,“大锅”的索结构可以随着天体的移动自动变化,带动索上活动的4450个反射面板产生变化,这样就可以观测到任意方向的天体。
王大为告诉,这口“大锅”是名副其实的“变形金锅”。面板中反射面单元为三角形,反射面单元在球面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其几何尺寸、倾斜角度、支承点位置、荷载大小和方向等都不相同。FAST天线由484种共4450块发射体单元组成,每块单元由7种共100块面板子单元构成,所有面板子单元共计有3388种、达到445000块。
王大为说,要能灵敏观测浩瀚星空,拼装面板子单元边界的精准定位是首要问题。科研人员根据单元的安装尺寸要求,采用参数化设计方法,准确高效地给出每种单元的尺寸数据,构件数量达上百万件的单块子单元的表面精度最终能够控制在1.5毫米以上。4450个反射面每一个都可以进行对焦,灵敏度可达美国Arecibo望远镜的2倍。这些面板上还密布孔洞。布下这些孔洞,在减少风负载的同时能提高透光率,让天线面下能长草,避免水土流失。
核心部件是馈源舱研制项目
“馈源舱研制项目是FAST工程的核心部件。”FAST工程馈源舱系统总设计师李建*自信满满地告诉,“我们承担着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核心系统的研制任务,包括馈源舱、舱停靠平台及代舱的设计、制造、安装、调试。”
馈源舱是一个集结构、机构、测量、控制等相关技术于一体的多变量、非线性、复杂的耦合多体动力学系统。它的最大直径为13米,高7.6米,重量为30吨。李建*介绍,在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外围,直径为600米的圆周均布6个支撑塔,采用6根支撑索将馈源舱悬吊于空中,通过改变索的长度,拖动馈源舱在百米尺度空间内运动,并将馈源实时定位于毫米级的瞬时焦点,实现对天体的高精度指向跟踪观测。
馈源舱平台则是馈源舱建造组装、入港停靠、维护、检测和支撑索系安装和更换的工艺平台,最大直径为18米,工作高度为6.4米,总重量约60吨。代舱即馈源舱的代替舱,用于FAST的前期调试和试验。李建*说,该项目的研制,巩固了54所在大型射电天文和深空探测天线专业领域的领先地位,在超大型天线设计与制造、高精度测量及控制等技术方面将获得创新性进步,也必将推动54所在实现“国内卓越、世界一流”的奋斗目标征程中迈出坚实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