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清镇污水直排水源地
土壤汞超标近80倍
我们都知道汞对环境的污染很大,对人体的伤害更大,金属汞蒸气和部分汞盐都是剧*的,口服、吸入或接触后可以导致脑和肝损伤。然而近日在贵州采访时就发现,因为化工厂污染,当地青龙村的土壤已经完全变成了黑色?这些土地究竟有没有重金属污染,来看的调查。
这里是距离贵州省贵阳市只有20公里的清镇市青龙村,不同于北方寒冷的冬季,眼下这里白天的气温在10摄氏度左右,地里的庄稼还是绿油油的,不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这里的土壤和常见的土壤颜色差别很大,几乎是像煤一样的碳黑色,在用铲子深挖了几下之后,地面下30厘米左右处的土壤依旧是黑色。询问了附近正在锄地的村民,他们说,这里的土壤变成黑色已经好多年了。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
种那米太难吃
吃都不敢吃。(:现在种的是什么?)这个是荔枝。天一下雨,这水都满了,把那里面脏东西都拉到土地上了,都黑色了。脏的啊,你没看到,那下雨天一发水。
贵州清镇市:工业污水直接排向饮用水水源地
老周说的脏东西就来自于距离这片田地20米左右的一条小河,这条河只有一米多宽,虽然现在是冬天相对缺水的季节,但是小河里的水量依然不小。老周告诉我们,一到夏天,河里的水位升高很容易就漫过了田埂,直接灌进了地里。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那脏东西都趴到这里了,我们就捡出去,哪年都涨,没有哪年不涨,至少拉三次。
这条给土地带来污染的小河究竟来自于哪里呢,沿着小河向上游走,看到了一大片工厂,而越往工厂方向走,刺鼻的气味就越明显,登上了村旁边的山头往下看,可以看到工厂占地面积极广,而这条小河就是从化工厂的围墙下流出来的。附近正在做环境测试的工作人员告诉,这是两湖一库的一条支流,两湖一库指的是贵阳市红枫湖、百花湖、阿哈水库三处饮用水水源地。
治理支流工作人员:这条河来源就是这个工厂。我们以为有一条小溪经过这,其实不是,全是他们排放出来的
。他们那天带我们来看了一下,介绍了几个点,这个污染最严重。
技术人员介绍说,眼前这实际是片化工厂区,已经存在几十年了,其中村民们提及最多的就是贵州省水晶有机化工集团,前身是贵州省有机化工总厂,当地环保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在1971到1997年间,贵州省有机化工总厂采用落后的汞法醋酸生产工艺,向贵阳市两湖一库之一的百花湖上游河段东门桥河流域、猫跳河以及周边农田排放的汞多达100多吨。
贵州清镇青龙村村民:有搞电池车间
有生产酒的
生产煤气
有生产聚乙烯
生产东西可多了
全部是化工原料
贵州清镇市:土壤取样汞超标将近80倍
随机采集了一些土壤作为样本,取样的土壤深度从地面到地面下30厘米之间,属于土壤的表层土,随后提供给一家专门做土壤标本测试的专业机构进行检测,结果令人震惊。重金属检测显示,这块土壤中汞的含量达到30.7毫克每千克,
而根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的数据,土壤中汞正常标准应为0.40mg每kg,也就是说,取样测试的这块土地超标将近80倍。根据贵州省环科院提供的数据显示,此地土壤中的甲基汞含量为30μg(读微克)每公斤左右。
贵州万山:土地汞污染
像黑炭一样
从前面的报道我们看到,当地土壤的汞污染超标80倍!而采访中也了解到,贵州是我国汞污染的重灾区,那里的万山矿区曾是汞工业生产基地,2002年关闭之后,这里受到汞污染的土地也一直没有恢复过来,继续来看的调查。
贵州的万山矿区有“中国汞都”之称,汞的储量及产量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世界第三。60多岁的陈再阳老人一直生活在这里,老人告诉我们,这里开采的历史有上千年,但在建国以后,特别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起汞矿大规模开采,汞的污染立刻开始显现。
贵州铜仁万山区农户:汞污染我们每个人都有的
通过检测出来每个人都有的
贵阳环保局的他们都来过
都检查过
这上面是个采矿区
吃的水全部都是这个水
农田都是这个水
贵州万山:土地“汞中*”
农民无奈弃种粮食
注意到,这是陈再阳和老伴种植的白菜,还没长好就从白菜心里往外溃烂。陈再阳说,即使这样,种白菜也是无奈的选择。前些年当地相关部门就已检测到土壤中汞超标严重,并建议农民不要再种粮食,可以改种青菜,但是种了几年青菜之后,青菜中也检测出汞超标,陈再阳告诉,最近这段时间*府工作人员又已经来过两次了,鼓励农民改种核桃树。
下塘溪村村民:(:为什么可以种核桃不可以种庄稼?)种庄稼不行了,这个土质已经变质了,有*了,种菜种不了,没水抗旱。核桃卖得出去卖不出去还不晓得
走在贵州铜仁万山矿区的山路上,随处可以看到曾经大规模冶炼工的痕迹,当地环保部门工作人员介绍,当时大干快上时为保证全国供应,生产冶炼全是因陋就简,工艺相对落后,遗留下大量历史问题。
贵州万山特区环保局工作人员
田洪昌:这就是之前渣冶炼的地方(:这一个炉子以前每天炼多少汞?)这个炉子主要使用在70年代用,80年代就撤了,那个时候它的设计一天的产量也就是2、3吨
。
田洪昌告诉,当时的冶炼全是土法上马,通过一个冶炼炉加热,在冶炼炉后面有一个专门收集汞的设备,后面再加一个烟囱。据统计,在上世纪五十至八十年代中期,这里年产汞量平均为800吨,每年冶炼后的废渣排放量却达到47.6万吨,这还没有包括开采废弃的矿石量。冶炼厂的尾气沿直径为1米,长为400米的爬山烟道,以4600立方米每小时的流量向大气进行无序排放。一些矿渣和废渣就随意堆在山区,为下游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影响。
贵州万山特区环保局工作人员
田洪昌:它一个主要是渣对下游的影响
在一个是水对下游的影响
因为它的渣堆在山坡上
一遇到下雨的时候
或者大水的时候
它的渣就要往下面冲
陕西旬阳:一斤卖到250元
土法炼汞很疯狂
从前面的报道中我们看到,土法炼汞的危害已经显现出来。但汞作为重要的资源,目前国际市场上的价格是每吨50万到55万元之间,正是受到高额的利润驱使,在贵州陕西等地的矿区,各种土法炼汞的小作坊仍屡禁不止,继续来看的调查。
在距离陕西西安不远的旬阳汞矿周边,很多小镇上都会有做汞的买卖的人。镇上的人往往比较警惕,只认本镇熟人介绍的客户,而且会和熟人通过信誉进行预付。以采购者的名义找到了一家卖汞的人。
陕西安康土汞贩子:现在算270,270是你自己来取的价格。我们也可以帮你们运输,你付钱,用汞罐
。
这些卖汞的人在当地称为贩子,他告诉我们,他手里只有几百斤汞,还是之前从农户手里一家一家去收来的,现在从本村人这里收得很少了,但是临近的村子还是有不少人在炼汞,大量的要从附近的村里收上来的。说要6吨汞,这位贩子说需要给他些时间,去农户家里收,一般需要一个星期时间。
陕西安康土汞贩子:(:这是在哪儿炼的?)就是公馆的。现在都是货,10天左右给你收,你先预付些定金。
这位贩子告诉,古今土法炼汞最多的就是公馆村,其距离汞矿很近,而安康汞矿天然储量现在排在全国首位。贩子随即取来了家里藏好的产品,这是一个标准的汞罐,小小的只有直径和高度大约都是20厘米的汞罐,竟然装着重达近100斤的汞。
陕西安康土汞贩子:一罐大约40公斤,你看这渣滓都没有
你把金戒指放进去
当时就熔了。
汞是重金属,每一滴汞掉在盆里的时候就像一个一个重重的小钢球发出邦邦的声响。土法炼汞俗称天锅地灶,就是加一口锅,将矿石加热,汞到达熔点之后变成液体状,可以回收。按照市价约250元每斤来计算,这罐40公斤重的汞的价值就是2万元。村民告诉,有的土法炼汞一天可以提炼出10斤左右,按照市价一天的收入就是2500元。而所需的成本是几百斤矿石,在暴利驱动下,当地土法炼汞屡禁不止,有些村民就去直接去秦岭的深山老林里面炼汞,因为那里有足够的木柴。
专家:土壤污染治理难度大
应大力发展汞回收企业
看了刚才的报道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这些土法炼制的汞,在民间市场私下买卖,不但有巨大的危险而且也让市场更加混乱。采访中还了解到,现在正在开采的汞矿周边依旧还有很多冶炼企业,而且冶炼工艺依旧不高,那么这些受污染的土壤,到底该如何进行治理呢?继续来看调查。
中国有色金属协会会长贾明星:最近因为汞的问题我做过一些调研。我到一些汞矿需过。看完以后,哎呀触目惊心,设备非常非常的简陋。整个这个冶炼过程的排放量非常大,但是都是一些很小很小的企业,但是都是很分散的,都是一些小企业,确确实实有。
贵州铜仁市环境监测站的瓮数据显示,万山地区耕地土壤中汞的浓度为0.207-255毫克/千克,超标率为96.15%,最大超标倍数为850倍。土壤修复面临的巨大的难题。
万山特区副区长杨德忠:比如张家湾片区,这个污染的程度,较其他的地方要重一些。那么把它作为这个根基来修复是不可能的。我们就集中规划,把它作为全国的汞化部门,循环经济示范基地来建设和打造。
如今,贵州万山汞矿周边曾经堆放矿渣的尾矿堆都已经被固化和覆盖,通过钢筋、水泥等进行了封盖,旁边修起了拦山沟以及污水收集池,有效地阻止了矿渣对周边土壤的继续污染。而在全国很多地方,都开始准备建立汞的回收和加工废物的的处置基地。
银星汞业总经理王良栋:在万山这边建一个基地
和回收中心
可以集中处理
便于集中管理
控制污染
起码就是它量再大
但是污染源只有一个点。(:SN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