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脾脏的胰腺远端切除术;脾脏;胰腺
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splenic-preservingdistalpancreatectomy,SPDP)因其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手术死亡率低以及治疗效果较佳等优点,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外科医生所接受。为进一步推动SPDP的合理选择和规范化实施,促进其多层次的推广与发展,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脾功能与脾脏外科学组特制定《保留脾脏远端胰腺切除术专家共识》。
1脾脏的功能
年,美国第39届创伤外科年会明确了脾脏功能,使得保留脾脏(保脾)理念成为现代脾脏外科学发展史上重要的里程碑。近年的研究认为,约50%被连同胰腺切除的脾脏为无肿瘤浸润也无肿瘤转移的正常脾脏,即所谓的“无辜性脾切除”。
脾脏的主要功能概括如下[1-4]:(1)分泌多种免疫因子,如Tuftsin因子、IL-2、IFN-α等;(2)造血、储血、滤血、毁血功能;(3)内分泌功能,产生备解素,存在“免疫-神经-内分泌”调节通路;(4)产生和储存Ⅷ因子;(5)减少深静脉血栓形成。
限制SPDP在临床广泛应用的原因[5]为:(1)对脾脏功能认识不足,忽视保脾手术的重要性;(2)担心手术范围过小,错误的认为连同脾脏切除后即可达到根治性切除;(3)SPDP操作较复杂、有一定难度;(4)肿瘤发现较晚,脾脏及周围淋巴结已受侵及。
2SPDP的手术适应证
SPDP的手术适应证[6-8]为:(1)胰腺外伤,胰体尾部损伤严重而无法保全者。(2)慢性胰腺炎,即顽固性疼痛无法缓解的慢性胰腺炎,胰腺组织增生或坏死,炎性假瘤形成。(3)胰腺囊肿,或不适宜行内引流的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血管瘤、假性动脉瘤。(4)胰腺良性肿瘤,如胰腺囊性肿瘤、神经内分泌肿瘤(P-NET)。(5)胰腺交界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如黏液性囊腺瘤、导管内乳头状瘤、实性假乳头状瘤等。
3SPDP的手术禁忌证
SPDP的手术禁忌证[9]为:(1)肿瘤直径≥4cm。(2)肿瘤与脾门距离近,操作空间狭窄。(3)肿瘤境界欠清,包膜不完整,或累及大血管,分离易致血管破裂出血者。(4)胰体尾部浸润性恶性肿瘤。
4SPDP的术式选择及要点
对于胰体尾部良性、低度恶性甚至部分早期恶性肿瘤,SPDP是值得推荐的术式。该术式能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具有极大的卫生经济学意义。SPDP术式主要包括保留脾血管的远端胰腺切除术(Kimura法或保留法)和不保留脾血管的远端胰腺切除术(Warshaw法或切断法)。
4.1保留脾血管的远端胰腺切除术(Kimura法或保留法)[10-11]
Kimura法作为SPDP的首选方法,其优势在于保留了脾动、静脉,避免术后脾脏血供障碍或区域性门静脉高压。该术式对技术要求高,手术时间也相对长,但术后脾梗死和脾脓肿发生率较低。
4.1.1Kimura法适应证
(1)胰体尾部病变与脾血管无粘连或粘连较轻,易于分离者;(2)胰体尾外伤而脾血管完好或可行修补者。
4.1.2Kimura法操作要点[12-14]
(1)左上腹经腹直肌切口或正中切口、左侧旁正中切口或上腹部“L”形切口;(2)在胃网膜血管弓外离断胃结肠韧带及胃脾韧带,充分显露胰体尾及脾蒂,最大限度保留胃短血管;(3)结扎、切断脾肾韧带,在胰体尾上下缘无血管区,沿胰腺纵轴方向切开后腹膜;(4)钝性分离胰腺后缘与后腹膜,上缘与下缘会师,予以血管吊带悬吊;(5)将胰体尾连同脾血管一同与胰后组织掀起,清晰显露胰腺与脾血管关系,逐一分离、确切结扎并切断脾血管与胰腺之间的细小分支;(6)在距离病变2cm处胰腺上下缘各缝扎一针,既可止血,又可作为标记,应用GIA或使用不可吸收线交锁“U”形缝合离断胰腺,结扎主胰管,可行双重结扎或确切缝扎;(7)使用不可以吸收线“U”形缝合胰腺断面,确切止血,将大网膜贴敷于胰腺断端,缝合固定、隔离脾血管,放置引流(图1)。
图1Kimura法,保留脾动静脉的胰腺远端切除术(FerroneCR,etal.AnnSurg,)
根据术中分离脾血管的方向,该术式入路又分为顺行法和逆行法。顺行法以胰颈部为手术入路,由胰体向胰尾方向分离脾血管;逆行法则以胰尾或脾门为手术切入点,由胰尾向胰体方向分离脾脏血管(图2、3)。
图2沿着胰体至脾脏方向,分离脾血管与胰腺之间的细小分支(Kimura,etal.Surgery,)
图3沿着胰尾向胰头方向,分离脾血管与胰腺之间的细小分支(Kimura,etal.Surgery,)
4.2不保留脾血管的远端胰腺切除术(Warshaw法或切断法[13-14])
该方法切断了脾动、静脉,而保留了胃短、胃网膜左动、静脉。脾动、静脉构成脾脏血液循环的主要通路已离断,而胃短、胃网膜左动脉及胃后动、静脉构成脾脏血运最重要的侧支循环。当脾动、静脉结扎后,胃区动脉血通过这些侧支循环逆行灌注脾脏,以维持脾脏的血液供应,保证脾脏的生理功能和新陈代谢。
4.2.1Warshaw法适应证
(1)外伤致脾动、静脉损伤,无法保留者;(2)保留法实施困难,如肿瘤侵及脾动、静脉,或胰尾部肿瘤与脾脏粘连较重,脾门纤维化者;(3)术中脾动、静脉损伤。
4.2.2Warshaw法操作要点
(1)离断胃结肠韧带左侧及脾胃韧带中下部,至少保留位于上部的2~3支胃短血管。(2)充分暴露胰体尾及脾门,对于脾血管或脾脏损伤者,迅速控制活动性出血。(3)合并脾血管损伤者,应在损伤处切断并结扎脾血管,肿瘤侵及脾血管者,则在胃短血管右侧、胃网膜左动脉右侧切断脾动、静脉,即远离脾动静脉分成脾叶动静脉的分叉处离断。(4)在预置的切断线上切开胰腺上、下缘腹膜,钝性分离胰腺,游离脾血管近心端并确切结扎,逆行分离胰腺与脾血管至脾动、静脉分叉点前,钳夹、切断脾蒂,以免过于贴近脾的脏面而损伤脾脏。(5)应用GIA或使用不可吸收线交叉“U”形缝合离断胰腺,确切缝扎主胰管。(6)以大网膜等覆于断面处,常规放置引流(图4)。
因脾周韧带内包含胃短血管、胃网膜左血管为主的脾脏侧支循环系统。因此,术中要尽可能保留脾周韧带,避免过多游离而破坏血管。结扎脾动脉时,应在脾动脉发出胃网膜左、胃短及胃后动脉之前,尽可能远离脾脏结扎并切断脾动脉主干。
图4Warshaw法,切断脾动静脉,保留胃短血管的主干及多个分支(FerroneCR,etal.AnnSurg,)
4.3手术操作途径
SPDP手术操作途径主要包括三大类,即开放的远端胰腺切除术(opendistalpancreatectomy,ODP)、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laparoscopicdistalpancreatectomy,LDP)及机器人辅助的远端胰腺切除术(robot-assisteddistalpancreatectomy,RADP)。传统的开放手术具有结扎、止血确切,探查自如,操作空间充分等优点,但其创伤较大;LDP以其切口小、视野清、并发症及失血量少、死亡率低、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广泛推广应用于胰腺外科,尤其适用于远端胰腺切除术;近年应用于临床的达芬奇手术系统(DaVincisurgicalsystem,DVSS),依托其3D立体成像技术、手部震颤过滤及多角度活动机械臂,使胰腺外科中难度较大的缝合及显微操作变得精准化及微创化[15-16]。现将三类手术操作要点按文献[17-20]概括如下。
4.3.1开放手术
开放手术包括经典的Kimura法和Warshaw法,术式要点已于上文详细介绍,在此不作赘述。
4.3.2腹腔镜手术
(1)脐下缘直视下作切口,建立气腹,置入光源,探查腹腔;(2)在右锁骨中线肋缘下3~4cm处、左右腋前线肋缘下3~4cm处、脐上左腹直肌外缘2cm处做切口,引入trocar及操作器械,改变体位,头高脚低右侧卧位;(3)应用超声刀或Ligasure切断胃结肠韧带,使结肠下移,在胰腺颈体部上缘,解剖出肝总动脉及脾动脉,分离胰腺下缘及背面,充分显露胰腺,分离胃后壁与胰腺粘连,充分暴露胰颈及体尾部;(4)切开胰腺下缘后腹膜,显露脾静脉,离断其与胰腺之间的分支,对于较大分支(直径2mm)用可吸收夹或钛夹夹闭,对于较小分支(直径2mm)可用超声刀、Ligasure或血管电凝离断;(5)脾静脉分离结束后,脾动脉显露更清晰,应用同样的方法将脾动脉与胰腺完全游离;(6)置入血管吊带,将胰颈提起,于距病变2cm处用Endo-GIA离断胰腺,切忌误夹周围组织致胰腺断端闭合不全;(7)扩大腹直肌外缘切口至4cm,取出标本,确认脾脏血供良好,留置引流(图5,6)。
图5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应用钛夹或可吸收夹夹闭脾血管与胰腺之间的分支(Fernandez-Cruz,etal.JGastrointestSurg,)
图6腹腔镜远端胰腺切除术,应用Endo-GIA离断脾血管,并保持胃短及胃网膜左血管的完整(Fernandez-Cruz,etal.JGastrointestSurg,)
4.3.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依托其立体的成像及灵活的机械手臂,使腹腔镜手术拥有开放手术的术野,微创手术的预后。其优势可以归结为:(1)拓宽腹腔镜手术适应证,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入ICU概率;(2)减少术中失血;(3)提高肿瘤病人远期存活率[19,21]。
4.4SPDP手术注意事项
SPDP手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21-23]:(1)术前通过充分的影像学检查,如增强CT、CTA、CTV、DSA、EUS等,了解病变局部情况,尤其是胰体尾部病变与脾动、静脉的关系,评价手术的难度及可切除性;(2)遵循“抢救生命第一,保留脾脏第二,年龄越小越保脾”的基本原则,遇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紧急情况反对勉强保脾;(3)若肿瘤较小,直视下寻找困难,可借助术中超声,确定其与脾血管的关系,若为较大的囊性肿瘤,可于分离前穿刺抽吸囊液,以达到减压效果,缝合或夹闭穿刺点后,游离脾血管。
5手术并发症及其处理原则
胰瘘和出血为SPD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据统计,胰体尾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率约为10%~30%。胰液腐蚀裸露的血管,尤其是脾血管,可导致大出血。另有部分出血原因为脾动、静脉结扎不确切,或应用电刀、超声刀、Ligasure对小血管电凝止血后,血痂脱落导致出血。
5.1胰瘘的预防和治疗[24-25]
(1)选择合适大小GIA,离断胰腺时,保持其位置固定,避免过度牵拉,在夹闭胰腺后20s,激发GIA切断胰腺;(2)仔细处理胰腺残端,其主要方法包括:手工缝合法、闭合器法、超声解剖器法、生物蛋白胶封闭法、人工补片覆盖固定或含盐双基电刀法等;(3)术后于胰腺断面处放置双腔引流管(黎氏管),并保证其引流通畅,如术后出现胰瘘,可予以持续冲洗,联合负压吸引,避免腹腔内胰液积聚,腐蚀血管而致出血;(4)术后适当应用生长抑素或其类似物,减少胰液分泌;M受体阻滞剂具有抑制Oddi括约肌收缩的作用,有利于胰液排除通畅,对于治疗胰瘘具有重要作用;(5)对于出现胰瘘合并感染时,应尽早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6)早期通过肠外途径维持必要的营养支持及水电解质平衡,随着病情好转,应尽早启动肠内营养,恢复肠道功能,防止细菌、内*素等易位。
5.2出血的预防和治疗[24-25]
(1)分离脾血管时动作宜轻柔、仔细、耐心,降低撕裂脾静脉的风险。(2)术中确切结扎脾血管的细小分支,必要时予以缝扎,关腹前再次检查有无渗血或结扎不确切处。(3)术后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处理胰瘘。(4)对于术后出血,可予以充分引流,避免因胰液积聚而腐蚀周围组织、血管;无效者可通过DSA,确定出血位置,行血管栓塞止血;或者选择手术探查、止血。(5)应用止血与促凝药物,控制基础疾病。
目前,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安全性逐渐提高,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在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的前提下,行保留脾脏胰腺远端切除术,保证脾脏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可最大程度改善病人术后生存质量。该术式的广泛推广,既符合损伤控制外科理念,又是微创外科、精准外科理念的提升,对于胰腺及脾脏外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执笔者:李乐,孙备,姜洪池(哈尔滨医院普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