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不仅医术高超,给方子起名也很有意思。
我们来看这个敦字。这个字很少单独用,如果用它来组词的话,大家第一个想到的是什么?我想到的是敦厚。
敦厚后来才被用来形容性格,但一开始说一个人长得敦厚,一般来说肯定是指身形健壮,头面开阔,天庭饱满之人,而不是瘦得皮包骨头,尖嘴猴腮之人。
因此,张锡纯给方子起这个名字,我们应该也能看出这个方子的其中一个作用,是让人长得健壮,最适合用它的,是那些久病体弱,瘦骨嶙峋的人。
的确,在张锡纯的医案中就记载了一个沈阳的患者,这个人呢得了一场大病,虽有幸治好了,但人一直很瘦弱,吃什么都不长肉。在北方那样严寒的地方生活,那时又没有暖气,对身无二两肉的人来说冬天实在是难熬。后来张锡纯就让他坚持服用敦复汤三个月,药服完了,人也渐渐变得壮实起来。
人要身体好,先天后天一个不可少,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这个敦复汤侧重补的就是脾肾这两个地方。
补脾肾的方子不少,这个敦复汤又有哪些独到之处,什么样的情况下最适合选择它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方子。
组成:野台参12克,乌附子9克,生山药15克,补骨脂(炒,捣)12克,核桃仁9克,萸肉(去净核)12克,茯苓4.5克,生鸡内金(捣细)4.5克。水煎服。
方中野台参为出产于野台山一带的党参,个条粗壮,肉质肥厚,味甘清香,品质特优,为党参中之珍品。是补脾益气,稳固中焦的上好药材,脾胃好了,我们就算吃普通的食物也能从中吸取我们需要的水谷精微。
第二个药为大辛大热的乌附子。乌附子就是黑附子,归心肾脾经,能温一身之阳,补命门之火。这个药出现,说明患者必定是阳虚比较厉害了。这样的人有什么特点呢?一是怕冷,有些人常年手脚冰凉,一到冬天日子就特别难过。除此以外,身体缺少阳气,人会特别没精神。那些大病久病之人基本都有这个特点。然后因为阳虚,身体里的水液不能被气化,会滞留在身体里,因此阳虚厉害的人会有浮肿,浮肿特别容易出现在下肢。用了附子,就好像在命门处点了一把火,让整个身体热起来。
加上能温肾助阳的补骨脂,使元阳坚固,骨髓充实,同时能把身体里的精元固住,不让它们流失。
有了这两个药,阳虚之人的遗尿,尿频,腰膝冷痛,肾虚作喘,五更泄泻等症状就基本解决了。
上面三个药,把脾肾之阳都考虑到了,下面就该轮到补脾肾之阴了。
核桃仁能补肾温肺,润肠养血。用于腰膝酸软,阳痿遗精,虚寒喘嗽等。补骨脂配核桃仁,正是补肾壮阳名方青蛾丸。它可可直达下焦,将下焦的阳气补足。
生山药脾胃肺肾均补,且能滋阴,因此在这个方中用量最大。这是考虑到前面几个药药性比较热,容易耗伤津液。山药质润多汁,等于在一口烧得很旺的锅中舔水,不让锅里烧焦。并且山药带黏液,有涩精之效,能像银行一样将补的成果守住。
同样一个有收涩作用的是萸肉。萸肉是指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既能补肝肾,又能收敛,它跟山药一样,同样能像银行一样将补的成果存好。
然后出场的是鸡内金,鸡内金以健胃消食能力强出名,用上这个药,平时不爱吃饭的人也能胃口大开。此外,这个方子里补药比较多,用上鸡内金,能让吃进去的补药尽数发挥作用,一点也不浪费。
最后用上能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的茯苓,泄肾中浊阴,这样就达到了既补又泄的目的,使得吃进去的补药,能被身体吸收利用的就吸收利用,不能被吸收利用的,就从小便当中排出去,不留在身体里成为危害。
用了以上药以后,先天之本与后天之本均得补,元气也得到提升。
张锡纯用药一向比较平和,附子这种药他是很少用的,这个方子里既然出现了附子的身影,说明他出此方的目的既是为了培土补肾,让久病之人复原,也是为了解决病人虚寒的问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适合使用这个方子的人,必定是脾肾阳气不足,一向有手脚冰冷,腰膝冷痛,经常受凉腹泻,尿频,身体瘦弱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