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精病论坛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由中医认识精神,谈谈针灸调神
TUhjnbcbe - 2024/6/23 16:56:00

现如今,当遇到情绪低落、烦躁不安、焦虑失眠、无助绝望等困扰时,越来越多人开始主动选择到精神科就诊。可见,现代人对精神科、或精神类疾病的接纳度越来越高。

精神,究竟是什么?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是生物进化过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生命现象,是人脑在反映客观环境时所进行的功能活动总称。现代医学对这种特殊的生命现象,主要从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角度来认识并加以分析。

与现代医学不同的是,传统中医学对“精神”二字的认识有截然不同的视角。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对“精神”二字的不同理解,直接决定了中西医学对于精神类疾病诊疗视角的迥异。

这段话描述了生命产生之初的状态,意思是:天地之间,在天的、偏于灵动的能量状态称为德;在地的、偏于沉重的能量状态称为气。在天地能量呼应交感的时空背景下,父精与母血相互交媾博结。在此交媾博结的瞬间,神注入其中,与父精母血交媾而成的受精卵共同组成最初的生命形态。

所以,对于每一个生命体,最初的生命要素包括两个方面:精和神。两者相互交融,神以精为依附,精以神为主宰。

《灵枢经·经脉第十》: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骨为干,脉为营,筋为刚,肉为墙,皮肤坚而毛发长。

父精母血交媾形成受精卵之后,在母血的滋养孕育下,迅速进入生长发育阶段。内生五脏六腑,外长筋脉肉皮骨。一个生命体的形体部分,在十个月的孕育期间渐渐形成。

《灵枢经·天年第五十四》: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

随着生命体的形体部分渐渐发育完善(气血逐渐调和,荣卫趋于贯通),神志的部分也随着形体的发育而渐渐充盈,并以五种不同的形式(神、魂、魄、意、志)藏于五脏。当形与神俱之时,一个完整的人便产生了。

神以五种不同的形式藏于五脏之中。其中,心中藏神,心神统摄五脏之神,所以心又被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生之本”、“君主之官”。

心神在位,对内护佑着五脏六腑的有序运转,即《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言:主明则下安。对外应对着外在万事万物的变化,即《灵枢经·本神第八》所言: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疾病的根源

在与外界万事万物的互动过程中,心神作为生命的主宰,借助眼、耳、鼻、舌、触觉等感官系统获取对外在事物的感受。

这些感受一方面体现为情感反应,即喜、怒、忧、思、悲、恐。另一方面成为大脑工作的素材,通过思维加工而成为观点、概念、理论等智性成果。

情绪的变化会给机体的气血运行带来影响,即: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悲则气消、惊则气乱……

如果情绪的波动超出常度,就意味着有可能带来气血运行的紊乱,进而表现为临床症状,当然此时的临床症状多以功能性异常为主。如果气血逆乱的状况长期存在势必会带来形质的损伤,从而表现为器质性疾病。

可见,一个完整的人,应该至少由四个层面构成:有形躯体层面、气血能量层面、情感思维层面、神志层面。

不同类型的疾病,问题出在不同的层面上。事实上,绝大多数疾病,并不会单单出现在某一个单一层面,只是有所侧重而已。

就不同医学体系而言,其擅长诊治的层面也不相同。西医学的治疗靶点主要作用于有形躯体层面、心理学主要是在情感思维层面、中医学则多从气血能量层面和神志层面做文章。

从中医的角度来看,虽然绝大多数的精神情志疾病患者的症状,表现在情感思维层面,但根源多出在神的层面。而且在疾病起病、发展、转归过程中,气血能量水平及其运行状态,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灵枢经·九针十二原》:粗守形,上守神。神乎,神客在门。神为生命主宰,客为疾病,疾病与神气在同一道门。也就是说疾病的产生源自于神气的逆乱。高明的医生治病着眼于逆乱的神气,而庸工治病则紧盯着各种临床症状。

针灸,可以调神的方法

几千年来,中医在面对疾病的过程中,有丰富多样的认知体系和治疗方法,以及建立在相应认知基础上所形成的治疗流派。

这些不同的认知体系或医学流派在处理疾病时,有不同的理解角度和入手层次,或从形、或从气、或从神,各有其优势和短板。

时至今日,在众多医学流派中,以“神”作为入手层次的并不多见,而针灸就是以调神为主要特色和重要目的的一种治疗方式。

如上文所属,在我们生命形成的最初阶段,父精母血的结合是有天德和地气的天地时空背景的,这样的天地时空背景决定了每个生命体的先天能量格局,而且这样的能量格局对于每个生命体而言是独一无二的。

为了认识不同的能量格局,我们可以用不同的归类方法,比如阴阳、三才、五行、六气、八卦等等,针灸选择了以五行作为认识角度。

当然,在父精母血结合的那一个时刻,还有神的入住,精神经合才是最初的生命。神选择在哪一个时空背景下与父精母血相遇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带着一定的需求和夙愿。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当神与两精相遇之时,也就自然带上了五行的色彩。

对于每一个生命体,其能量层面的五行格局及神的层面的五行色彩是起始于生命最初阶段且终生不会改变的。因而,生命的五行格局既可以体现在有形的形体外貌,又可以体现在无形的声音、颜色、气味,也可以体现在情感、思维及行为方式等方方面面。

针灸所做的就是去识别每一个生命体的五行格局,在能量层面去发现每个生命体的五行运行方式,在神的层面去感受每个灵魂的五行色彩,并在发现与感受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扶持和治疗。

因而,针灸的治疗效能不仅可以作用在人的能量层面,也是可以调神的,所谓的调神,就是借由五行的视角去看见另外一个灵魂。看见,是疗愈的基础。

“治神”针法及应用

01镇静安神法

处方:四神方:百会、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

方义:本方由神庭、本神、四神聪、神门4个含有“神”字的腧穴及百会穴组成。中医里的神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人的思维意识活动的神,另一种是指人体一切正常生理活动的外在表现。治神取用神字穴,主要是根据古人的经验,具有镇惊安神的作用。四神之中有三穴在头部,盖因“头为精明之府,神明出焉”之意而用。百会、神庭均为督脉经穴,百会穴具有安神镇静、益气升阳和清热泻火之功;神庭乃神所居之处,居庭则神安,离庭则神动,故取神庭以安神;百会与神庭相配,具有较强的镇静安神、开窍醒神和益气健脑作用。四神聪安神定志,常用于治疗中风、头痛、眩晕、癫痫、痴呆等病症,其另有益智开窍之功;本神补元益智、增强记忆。头部诸穴相伍,可加强精明之府(脑)的功能。神门为心经的原穴,既可养血,又可安神。因此,此方既有安神益智之功,又有镇静安神之效。诸穴配伍,则成为治疗神经衰弱、小儿大脑发育不全及老年性痴呆等病的主方。

此外,内关、攒竹也是镇静安神的常用穴。内关,《针灸甲乙经》曰:“心澹澹而善惊恐,心悲,内关主之……心惕惕不能动,失智,内关主之。”攒竹,《针灸甲乙经》曰:“小儿痫发,目上插,攒竹主之。”《针经指南》曰:“脑昏目赤,泻攒竹以偏宜。”也是经多年临床使用十分有效的镇静安神的常用穴,此二穴配合四神方使用,可以加强镇静安神之功。

四神方作为“治病先治神”理论应用的主方,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各科疾病的治疗,临床凡出现以精神、情志、记忆、思维为主要病变的疾病,包括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小儿弱智、脑炎后遗症、失眠、中风、眩晕、痴呆、癫痫、帕金森病、抑郁症、焦虑症、更年期综合征等,均以“四神方”作为主方;其他与精神、情志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耳聋耳鸣、各种疼痛、银屑病、湿疹、痤疮、带状疱疹、黄褐斑等多种皮肤病和月经不调等多种妇科疾病,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使用“四神方”,往往获得佳效。

例如在治疗神经衰弱,是一种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与中医学中的不寐、虚劳、郁证类同,临床主要表现有失眠健忘、眩晕头痛、心悸气短、心烦易怒、遗精阳痿、自汗盗汗、纳呆乏力、哭笑无常、精神萎靡,严重者会产生悲观厌世情绪,不仅患者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而且会给家庭甚至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自20世纪90年代即对该病重点治疗。在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总结归纳出“治神十法”。主穴为“四神方”。配穴:①失眠健忘加三阴交。②眩晕加太冲。③头痛加行间。④心悸气短加内关。⑤心烦易怒加四关(合谷、太冲)。⑥遗精阳痿加关元。⑦自汗盗汗加太渊、太溪。⑧纳呆无力加中脘、足三里。⑨哭笑无常加人中、少商、隐白。⑩精神萎靡加灸关元。以上即为“治神十法”。

对于与精神、情志相关病证偏于实证者,亦常配合“开四关法”。《针灸大成》曰:“四关四穴,即两合谷、两太冲是也。”合谷、太冲分别是大肠经的原穴和肝经的原穴,位居要冲,是手足经脉分布于四肢的重要关口。合谷主阳属气,位居于上,具有清热解表、疏风散邪、通降胃肠等作用;太冲属阴主血,位居于下,可调和气血,平肝潜阳,兼有疏泄下焦湿热的功能。针刺四穴,开关口气血之通路,可促进全身气血运行,发挥调和气血、平肝潜阳、镇静、止痛、祛风止痹、急救等作用。

02补益安神法

处方:“五脏俞加膈俞”方:肺俞、心俞、脾俞、肝俞、肾俞、膈俞。

方义:此方用五脏背俞穴,在于调整五脏之气血阴阳,另加膈俞,分理胸腹上下。背俞穴是脏腑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属太阳经,在表属阳,五脏在里属阴。《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观过与不及之理,见微得过,用之不殆。”本方即“从阳引阴”之意,通过针刺五脏俞,达到调理五脏功能的作用。膈俞居于胸腹之间,分理胸腹上下,可调理血气、升清降浊、疏通气血。五脏俞加膈俞的总体功能可概括为调和气血、扶正固本、调理阴阳。根据“五脏藏神”理论,针刺五脏俞调理五脏之气血阴阳,改善失调之功能,可以达到“治神”的目的。

临床应用:本方为四神方应用之补充,从调整五脏整体功能入手,既顾先天,又顾后天,偏于补益,扶正固本。对于久病虚损、焦虑抑郁、癫痫、不寐、遗精、月经不调、小儿多动症等均有良好疗效。

03重镇安神法

处方:“督脉十三针”方:百会、风府、大椎、陶道、身柱、神道、至阳、筋缩、脊中、悬枢、命门、腰阳关、长强。

方义:督脉腧穴共28个,本着精简、实用之原则,从百会、风府、大椎、陶道以下,每隔1椎取1穴。督脉主一身之阳,针刺督脉可振奋诸阳,以期阳生阴长。通过补、泻不同手法,既可达到补阳益气、强筋壮骨、补髓益脑的目的,又可以达到抑阳清热泻火、醒神开窍、疏通经气、调理气机的目的。

临床应用:治疗以阳盛、实热、痰浊为主要病机的精神、情志相关疾病,如癫痫、小儿多动症、抽动症、帕金森病、眩晕、老年痴呆、抑郁焦虑等疾病属于实证者,可用泻法针刺“督脉十三针”,以重镇安神、醒神开窍。

五、“治病先治神”应用要领

以上3个针灸方为“针灸治神要方”,其应用范围略有区别。“四神方”可镇静安神、补元益智,加强精明之府(脑)的功能。因此,此方既有镇静安神之功,又有益智醒神之效,常用于小儿弱智、脑瘫、脑炎后遗症、小儿多动症、老年期痴呆等,强调益智安神、开窍醒神;而对于不影响智力的小儿抽动症、成年人的焦虑症、抑郁症等情志疾病,以及头痛、失眠等与社会心理密切相关的疾病,则以百会、神庭、神门三穴为主以镇静安神。“督脉十三针”和“五脏俞加膈俞”这2个处方,除上述疾病治疗中可与“四神方”交替使用外,更要发挥“督脉十三针”的重镇安神作用和“五脏俞加膈俞”的补益安神作用。因此,对于帕金森病、癫痫、小儿多动症等辨证偏实证者,常使用“督脉十三针”重镇安神;对于久病者、偏虚者,常使用“五脏俞加膈俞”以调理脏腑气血阴阳,补益安神。

1
查看完整版本: 由中医认识精神,谈谈针灸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