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hjnbcbe - 2024/6/22 2:04:00
一、调和阴阳是治病之法以29条为例,深入剖析芍药甘草汤证的内涵,我们会发现这并非简单的阴阳两虚之证,而是特指营阴亏虚的情况。在中医理论中,阴阳互根互用,相互依存,但此处所描述的症象,显然偏重于营阴的亏损。具体来看,29条中所述的“小便数、心烦、脚挛急”等症状,实则是营阴虚损的直接表现。营阴作为人体内的主要阴液之一,一旦亏虚,便会引发内热。内热炽盛,迫使阴液外泄,导致小便频繁;同时,内热扰乱心神,使人感到心烦意乱。更为严重的是,小便频数会进一步加剧营阴的亏损,使得筋脉失去滋养,出现挛急的症状,尤其表现在脚部。虽然这类患者可能还伴有脉浮(卫阳偏强)、自汗出(营阴不足)、微恶寒(表证未解)等桂枝汤证的表现,但此时却不宜直接使用桂枝攻表。因为营阴已经亏虚,卫阳失去了后援,若再强行用桂枝攻表,势必会导致阳气进一步耗散,甚至可能出现亡阳的危险。一旦阳气耗散,患者便会出现厥逆、咽中干、烦躁吐逆等阴阳两虚的症状。此时,若再行扶阴之法,用芍药等药,只会使厥逆之症更加严重,吐逆不止。因此,正确的治疗方法应是先复其阳,用甘草干姜汤等方以温阳散寒。反观桂枝汤证,其脉象浮弱、自汗出,却无小便数、脚挛急的营阴亏虚证。桂枝汤以桂枝通泄浮越有余之卫阳,芍药补益缓弱不足之营阴,从而达到调和营卫、治疗疾病的目的。正如经文所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此时,宜用桂枝汤复发其汗,使荣卫和则愈。这一过程中,芍药甘草补益不足之营阴,桂枝通泄有余之卫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协助人体实现营卫和谐,疾病自然得以痊愈。桂枝类方在中医理论中,对于治疗虚劳病症具有显著疗效,其关键在于调和阴阳,使人体达到内外平衡的状态。在虚劳急病的治疗中,小建中汤堪称代表方剂。此汤证患者常表现出阳气过盛的症状,诸如心悸不安、四肢疼痛难忍,以及手足烦热难当。然而,与此同时,他们也会显现出阴气虚弱的迹象,如鼻出血、腹中隐痛、梦中遗精,以及咽干口燥等。此时,桂枝的妙用便凸显出来。它既能通泄体内过盛的阳气,使其外泄而不致亢奋,又能与芍药甘草胶饴等药材相辅相成,补益体内不足的阴气,使其内敛而不致耗散。如此,内外得以和谐,阴阳得以平衡,病症自然随之消退。而对于虚劳慢病,薯蓣丸则成为另一剂良方。此丸以桂枝、柴胡、大豆黄卷、桔梗、杏仁、防风等药材通泄体内有余的阳气,同时配以当归、地黄、甘草、人参、芍药、麦冬、阿胶、大枣等药材补益体内不足的阴气。患者需长期服用,以一百丸为一疗程,循序渐进地调理身体,逐渐改善虚劳症状。虚劳之症,既有急病也有慢病,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并非都是慢性病或阴阳两虚。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者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察其阴阳,辨其虚实,有针对性地采用桂枝类方进行治疗。对于有余之阳气,应予以泻之;对于不足之阴气,则应予以补之。唯有如此,方能真正达到阴阳平衡、病愈康复的目的。二、阴阳和不和,重点在手足翻阅古代医案,我们时常可以看到关于四肢厥逆、肢冷过膝、肢冷过肘、身冷凉等描述。然而,这些描述在医学诊断中并不尽准确和规范。触摸常人身体,多会感到一丝凉意,老人常说:“好孩儿,凉钱儿”,意指触摸健康的孩童皮肤,就像触碰到铜钱般凉爽。因此,当医案中记载身冷凉时,我们难以明确这究竟是冷还是凉。实际上,常人的身体温度分布并不均匀,一般上肢相对温暖,下肢则稍显凉冷,肘部比手臂凉,膝盖则比腿部更为凉冷。全身之中,膝盖的温度往往是最低的。因此,医案中记载四肢厥逆、肢冷过膝、肢冷过肘等描述,往往不够精确。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常能见到膝冷足温或肘凉手温的情况。在《伤寒论》中,对于手足温度的描述更为精确,仅有“手足厥逆,手足冷,手足温,手足热”等表述,而未涉及四肢厥逆、肢冷过膝等描述。而在《金匮要略》中,还有“身凉和”这一表述,意指身体温度恢复正常。身凉和之和,即是指身体阴阳调和,处于正常状态。手足温度作为判断一个人阴阳气是否谐和的重要依据,其变化往往能反映出身体的健康状况。通常,手足由热变温或由冷变温者,可视为阴阳调和的表现。手足热者往往阳气强盛,而手足冷者则可能因阳郁、血虚或阳虚等原因导致。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发现手足冷的情况多因阳郁和血虚所致,而阳虚导致的手足冷则病情较为严重,需引起医者的高度重视。手足热,这一常见病症,其病因复杂,主要包括卫强郁热和胃强郁热两大类。卫强郁热的情况,多表现为太阳伤寒、太阳中风以及虚劳阳强等症状。太阳伤寒者,脉象浮紧或浮数,无汗,恶风寒,头身疼痛,项背强急,治疗时宜发汗解表,常选用麻黄汤或葛根汤。太阳中风者,脉象浮弱或浮数,有汗,恶风寒,头痛,项背强急,治疗时需发汗解肌,可选用桂枝汤或桂枝加葛根汤。而虚劳阳强者,症状表现为少腹拘急,心中悸,衄血,腹中痛,梦失精,四肢疼,咽干口燥,治疗时则需选用小建中汤。若症状表现为少腹弦急,阴头寒,目眩,发落,男子梦遗,女子梦交,脉芤或脉动或脉微或脉紧,则应选择桂枝龙骨牡蛎汤治疗。另一类则是胃强郁热,其症状表现为腹胀满,小便数,大便硬,舌红苔黄,治疗时需泻热通腑,常选用承气汤类。相对而言,手足冷则多为少阳气郁、少阳热郁、血虚内寒和阳虚里寒等病证所致。少阳气郁者,常出现胸胁满,嗳气,呕吐下利,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舌苔白,脉弦等症状,治疗时需通阳解郁,常选用四逆散。少阳热郁者,则表现为身热有汗,面垢,舌苔干厚,脉滑数,治疗时需清热泻火,方选白虎汤。血虚内寒者,症状为形寒身痛,得热痛减,舌质淡红,苔薄白润,脉细,治疗时需温养血脉、逐寒和营,常选当归四逆汤。若患者体内有久寒,兼见少腹冷痛,或干呕、吐涎沫,可加吴茱萸、生姜以暖肝温胃、散寒降逆。而阳虚里寒者,症状为腰膝冷痛,或下利清谷,或骨节疼痛,舌淡苔薄白,脉沉,治疗时需回阳救逆或温阳祛寒,常选四逆汤或附子汤。这些病证各有其特点,治疗时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辨证论治,选用合适的方剂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三、阳气太强是病态阳气过强实为一种病态,非健康之常态。正如《伤寒论》第条所述:“趺阳脉浮而涩,浮则胃气强,涩则小便数;浮涩相搏,大便则硬,其脾为约。”此处趺阳脉浮,乃是胃气强盛之象,然胃气过强则脾气相对显弱,形成胃强脾弱之格局,致使脾胃失和。在中医理论中,“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胃二者相互依存,协调运作。一旦脾胃失和,脾则难以助力胃行其津液,从而导致小便频数,大便干燥坚硬。这一现象,实乃脾胃不和,阴阳失调所致。同理,营卫不和者,亦表现为营气相对虚弱。《伤寒论》指出:“阴弱者汗自出,阳浮者热自发。”此即营卫不和,营弱卫强之发病机理。营阴虚弱则汗液不固,自行溢出;卫阳浮越则发热不已。此与脾阴虚弱导致小便频数之机理颇为相似,皆因阳气亢热,阴气受损,致使阴阳失和。汗自出与小便数,皆为“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之病理现象。当阳气过于亢盛时,阴气受其逼迫而外泄,导致阴弱阳强,阴阳失和。因此,我们须认识到,阳气过强并非健康之兆,而是一种病理状态,需及时调理以恢复阴阳平衡。阴阳,作为中医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其定义颇为精妙:内为阴,象征着内敛、沉静;外为阳,代表着外显、活跃。同样地,下为阴,寓意着深沉、稳定;上为阳,则象征高远、进取。在这样的理解下,人体健康状态的变化也可从阴阳的角度加以阐释。例如,当人体下利过多时,意味着体内的阴液大量流失,这便是所谓的亡阴。而若汗出过多,则代表着阳气的过度耗散,即为亡阳,也即阳虚。在《伤寒论》中,对于亡阳(阳虚)的论述颇为详尽。如条文所述,少阴病脉微,此时不宜发汗,否则便会亡阳。若阳气已虚,尺脉弱涩,更不可再用攻下之法。亡阳(阳虚)的表现形式颇为多样。一种是虚寒之证,这类患者常因阳气不足而表现出虚寒症状。如条文所述,本应服用大青龙汤治疗,但若患者脉微弱、汗出恶风,则不宜服用。若误服之,则可能导致阳气进一步耗散,出现厥逆、筋惕肉瞤等虚寒症状。另一种表现则是实热之证,这在一些看似矛盾的病情中尤为常见。如条文所述,太阳病中风患者,若以火劫发汗,则可能导致邪风与火热相结,血气流溢失常,两阳相熏灼,从而出现身发黄、阳盛欲衄等实热症状。这种情况下,患者虽表现出阳盛的症状,但实则阳气已虚,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病情颇为复杂。对于阳虚(亡阳)为虚寒者,人们往往容易理解,因为虚寒症状直观可见。然而,阳虚(亡阳)为实热者则不易理解,看似矛盾实则合乎阴阳之道。只要深入理解阴阳的本质,便能明白阳虚所表现的虚寒和实热两种状态,都是阴阳失衡的必然结果。因此,在中医临床实践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灵活运用阴阳理论,以达到调和阴阳、恢复健康的目的。什么是阳?阳,乃外显之气,上升之力。在中医理论中,凡向外、向上者,皆可谓之阳。例如,《内经》有云:“荣在脉中,卫在脉外”,营气运行于血脉之内,其性属阴;而卫气则游走于血脉之外,其性为阳。若见“面色缘缘正赤者”,此非寻常之面色红润,而是血液郁滞于面部所致。这种血液的郁滞在表,实则是阳气在表的一种表现。再观《伤寒论》之条文,如“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此乃表证未解之象。此时当发汗以解之,然若发汗太过,则有可能导致阳气过重,进而出现“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之症。这是因为阳气过重,导致血液在表部郁滞加重,进而出现一系列症状。那么,亡阳又为何意呢?亡阳,即表部血液之亡失。当表部血液亏虚,则无法回入里部以滋养脏腑,此时里部便会出现气血亏虚之状。若里部本偏寒,则亡阳后里寒更重,可能演变为少阴虚寒证;若里部本偏热,则亡阳后里热更炽,可能演变为阳明实热证。由此可见,亡阳之症,实则反映了表里阴阳失衡之病理状态。从《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论述中,我们可以深入理解阳气与阴气的内涵。阳气,即表部之气,包括气上冲之气;而阴气,则为里部之气,包括气下陷之气。胃气之强弱,反映了里部气之盛衰;而卫气之强弱,则体现了表部气之通滞。因此,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或泄表部之气以解其郁滞,或补里部之气以固其根本。以桂枝汤、麻黄汤为例,此类方剂皆旨在发泄表部之气,以解除表部郁滞之症。然需注意,表虚者需慎用此类方剂,以免损伤表部之气而加重病情。如《金匮要略》所云:“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此时便需调整用药,以干姜、细辛等温阳散寒之品替代桂枝等发散之药,以达到治疗之目的。综上所述,阳气作为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其内涵丰富而深刻。在临床实践中,我们需根据病人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剂与治法,以调和阴阳、平衡表里,从而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之目的。#深度好文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