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幸孕姐(高级母婴护理师,拥有本文版权,欢迎分享转发)
1、……因此,父母的不教育或者迟教育,很容易让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挫,甚至演变为各种青春期事件。2、孩子3~6岁的时候,对性还没有形成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身体还没有隐私感,只是很单纯而直率的面对性知识。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时,可以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给孩子普及性知识。
多少年来,面对性教育的问题,大多数家长的回答是“等孩子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因为在他们的意识里,和小孩子谈“性”,是一件讳莫如深的事情。
5岁女儿问:“妈妈,卫生巾是什么”,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
贝贝今年5岁,妥妥的一枚磨人的小妖精。
一次,贝贝上完厕所后,拉着妈妈就往厕所走。
“妈妈,这是谁受伤了吗,为什么垃圾桶里那个像尿不湿的东西上面都是血?”她指着厕所垃圾桶里一个带着大姨妈的卫生巾问道。
妈妈回答到:“那是妈妈用的卫生巾。”
贝贝:“妈妈,卫生巾是什么?”
妈妈愣了一下,一时语塞,竟不知如何回答女儿。
此时,如果是你,会怎么回答呢?
幸孕姐统计了一下《母婴参考》网友的留言,大概有三个版本,大家感受一下——
版本一:小孩子懂什么啊,不要乱问,快出去。
版本二:这个嘛,等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版本三:妈妈告诉你哦,女孩子到了青春期的时候,就会每个月来一次月经,也就是你现在看到的血。不过没有关系,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说明女孩子长大了,而且这个一点都不疼,这些都是身体不需要的血,流出来才健康呢!
相信大家都会觉得第三种做法挺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妈妈们往往都采取了第一种和第二种做法。为何?
1、孩子这么小,讲了也听不懂啊!
2、在孩子面前谈论性,多不好意思啊!
3、这些问题学校老师会告诉她们的,不需要我们做父母的操心。
可事实是这样吗?
来看一个女孩的自述,无疑戳中了每个女孩的痛点——
在我初次来月经的时候,我不知道怎么回事,我还以为我自己得了病,要马上离开人世了呢,而且妈妈从来不允许她和任何人谈及此事,认为这是下流的、不雅的,因此每次在商店买卫生巾都觉得极为丢脸。而且在学校上课的时候,虽然有性教育的课程,但是生理老师是直接跳过不讲……初三的时候,就有个女同学怀孕了,然后被迫流产、休学……
沉重的数据面前,对待性教育还要避而不谈吗
1、年,一份针对“六省城乡6-14岁小学生”的调查统计数据显示:超过70%的9~14岁学生不知道遗精和月经是男、女青春期的主要变化之一。
2、据年北京大学和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的调查,在首次性行为中,超过一半的青少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
3、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则显示,中国青少年发生初次性行为的平均年龄仅15.9岁,初次性行为避孕比例只有53.2%。
4、年,仅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案件受害者高达人,其中女童遭性侵占92%。
5、年,根据中国健康促进与教育协会的调查,中国儿童性早熟患病率约为0.43%。
现实面前,中国的父母还是太过保守
1、《新编学生字典》里新增了关于“自”的词条,出现了组词词条“自慰”。部分家长认为,该字典选词不妥,因为自己无法跟孩子解释这个词。
2、曾经一本儿童性教育读本在家长圈闹得满城风雨。一边是家长讨伐其“言辞、图画过于直白”,一边有网友力挺其“可能是中国历史上最好的儿童性教育书籍”,众说纷纭的论调里,这套名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的丛书还是被多所校方“暂时回收”。
……
……
由此可见,中国的性教育确实存在着一个大Bug,正所谓好的父母抵得上一百个优秀的老师,因此,和孩子谈“性”,还得从父母“抓”起。
父母该如何做好孩子的性教育
总的宗旨:性教育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1、科学性,体现为两方面:一是性知识的科学性;二是性教育应符合儿童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须适龄、适时、适度。
2、系统性,体现在性教育是贯穿儿童青少年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人的性发展同心理发展一样具有连续性,因此性教育应根据儿童青少年年龄发展阶段设定教育内容,做好各个年龄阶段之间的衔接,而不是像目前我们所理解的性教育只是针对青春期的教育。
3、全面性,体现在性教育内容的广义范畴,而性概念涵盖生理、社会、心理、精神、宗教、政治、法律、历史、伦理和文化等维度。
1、父母首先要摆正心态
对待性教育,家长应该要摆正心态,自己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之后,才不会误导孩子。
1、从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
心理学家周正猷教授把人类的性欲和性生理发育分为七期:
(1)皮肤依恋期:胚胎期开始,通过父母皮肤的接触、拥抱、抚摸,发展成为以后各欲期直至成人性欲的中心器官。
(2)口鼻依恋期:出生~1岁,儿童通过吸吮母亲乳腺和“吃”手指的动作来使口鼻腔区域快感上升为主要地位。
(3)肛门、尿道依恋期:1岁~3岁,此时期的儿童已经意识到尿道、肛门的变化,并会对其功能产生好奇心。
(4)恋父母期:3岁~6岁,儿童初具性别意识,知道男女孩像父母那样,有所不同。
(5)同性依恋期:6岁~12岁,这个时期,孩子会有意识的从多途径获取一些有关性别和性的知识,此时更倾向于与同性玩耍。
(6)性器依恋期:12岁~16岁,此期处于青春期,会伴随性腺及第二性征的出现,性欲的主导地位逐步形成。
(7)性心理成熟期:16岁~成人,性心理发育逐步成熟。
2、从当前国际性的指导教育上来看: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发布《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修订版)》中文版,将接受性教育作为儿童青少年应有的权利,这意味着成人世界应及早将接受性教育的权利还给儿童,儿童青少年必须接受正规的性教育。性教育是人的生命教育和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人生的必修课。
由此可见,孩子的性好奇、性意识的萌发是一种心理发展和成长发育的自然规律。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指导,接受性教育是儿童青少年应有的权利。因此父母无须难为情,更不能不理解。
2、性教育开始得越早越好
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刘文利说:“根据国际研究,越早接触性教育的孩子越会更好地保护自己,避免性暴力和疾病传播。其原因在于,让孩子尽早树立正确的性观念,能够有效减少对性的过度好奇。”
何尝不是呢?
在孩子2岁左右的时候,就要告诉他(她)是男孩还是女孩,还要向孩子解释,性别是不可以改变的,男孩长大成为男人,女孩长大成为女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那么,即使缺乏其它知识也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危险。如果让孩子明白,女孩不能当男孩教育,男孩不能当女孩教育,那么,性角色就会固定在孩子的头脑里,他就会以正常的方式发展并为自己的性别角色做好准备。
还有一点不容忽视的是:孩子不通过正当的途径获取性知识,自然会采取其它的手段来获取这方面的信息。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孩子想获取这些信息易如反掌,但是通过网络、杂志等良莠不齐的渠道,不免让人深深的担忧,因为网络不乏低俗、恶趣味的影视信息,这对于单纯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引导其不良性观念的形成。特别是青春期正是孩子荷尔蒙激素旺盛的时候,他们本身就容易幻想很多东西,此时如果受到不良性观念的驱使,容易做一些越轨之事。
因此,父母的不教育或者迟教育,很容易让孩子的性心理发展受挫,甚至演变为各种青春期事件。
3、和儿童青少年谈“性”,要找到适合的方式
阿德勒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20世纪三大心理学家”。阿德勒曾说,世界上没有问题儿童,只有缺少正确引导的“生活失败者”!
延伸到儿童性教育问题上也是如此,和小孩子谈性也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比如,在孩子3~6岁的时候,对性还没有形成社会意识和文化意识,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对身体还没有隐私感,只是很单纯而直率的面对性知识。因此父母对孩子进行性启蒙时,可以大大方方,自自然然的普及,因为在他们眼中,性知识与其他一切自然科学知识一样,都是客观存在的普遍事物。
再就是可以借助一些漫画书来因材施教。比如国外比较好的翻译版幼儿性教育健康绘本,像《我的身体》、《小威向前冲》、《不要随便摸我系列》等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书中会对男性女性的身体以及隐私部位有具象的描述,但好处就是被很好地卡通化、故事化了,因此家长讲起来比较形象,且小孩子比较能接受。
幸孕姐点评:北京师范大学曾有一个课题研究显示:在中国,性教育之所以难以推行,究其本质,是因为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意识里“性”就是一个禁忌话题。但是现在已经是21世纪了,随着中国文化受外国的冲击,特别是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变得越来越开放前卫,如果此时的性教育还是停留在原地,不跟随时代的脚步有所突破的话,受害者仍然是那些青少年甚至是儿童。(J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