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凭一部小说火遍全国,
半亿人看过他的作品,
王朔、苏童、莫言等,
赫赫有名的作家都视他为伯乐。
可他却在名声最盛之时两度消失!
再出现时,
他就成了人们眼中的“神经病”,
成天只会到处捡破烂……
可他却因此而越来越牛,
牛到今天都让你难以想象!
他,就是马未都。
年3月22日,
他出生于北京的部队大院,
父母都是军人。
而他小时候几乎就没享过福,
童年经历十分坎坷。
因为政治运动,父母被革职下放,
到小学四年级,他就无学可上了,
直到现在他的履历学历那一栏,
还都是填写的小学四年级。
当他14岁时,因为最高指示,
父亲又不得不带着他,
进了东北五七干校。
干校住处拥挤,
他们一家与另外一家三口,
全挤在一间房里,
每天食不果腹,忍饥挨饿,
坚挺的父亲曾和日本人拼过刺刀,
没一个怕字,
而那样的年代却让他哀叹自责,
为全家的一口饭几度落泪,
这是他毕生难忘的童年记忆。
后来,他加入了文工团,
团里让他扮演的第一个角色,
竟是《红灯记》里的一条狗......
如此暗淡无光的日子,
读书成了他唯一的慰藉。
干校邻居有本《红楼梦》,
他借来一看,便一发不可收拾。
从此,
无论好书,破书,是书他都读,
无论好句,难句,每句他都品。
他在书中找到了乐趣,
在书中学会了独立思考的能力。
后来他终于从干校回北京,
可还没来得及开始新生活,
年就又被发配去上山下乡,
在京郊插队落户,这又成了他的一段,
艰苦到难以描述的青年经历。
年,他终于可以返回城里了,
被分配到一家工厂做机床铣工,
从14岁到20岁,
他的命运被时代牢牢裹挟,
人生最美好的青春时光,
就这样全部都荒废了,
现实在他的耳边叫嚣:
认命吧!认命吧!
老实做个工人,平庸度过一生!
可他偏不,
他决定用尽所有气力去冲锋,
用尽所有的努力去击碎所谓的宿命。
那样的年代幸好有书可以读。
他每天一工作完,
就躲进角落里看个不停,写个不停,
身高1.78米的他,
由于长期营养不良瘦得不行,
他觉得这点份量,
一对不起自己,二对不起社会,
干脆就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瘦马。
年,《中国青年报》整版,
刊登了一篇爱情小说《今夜月儿圆》,
讲述的是一个车工,
被车间女神爱上的故事。
轻快明朗的文风,
一下子就赢得了万千读者的心,
这篇小说的作者不是别人,
正是“瘦马”马未都!
当时《中国青年报》的发行量是万份,
一份报纸10个人看的话,
也就是说半个亿的中国人,
都看过了这篇占了一整版的小说。
他一夜之间就爆红全国,
读者的来信堆满整辆卡车,
不久后,他就此从混迹市井的工人,
一跃成了《青年文学》杂志社的编辑。
当时编辑都是大学毕业生,
他呢?半路出家,
学历还只是个小学四年级,
可他却有一双别人没有的慧眼。
他每天的工作就是打水扫地,
然后查看来自全国各地的稿件,
挑出其中好的给主编,
其中投稿者不乏如今的文坛大豪,
可当时他们都名不见经传。
著名作家王朔那时没名声,没地位,
杂志社一看王朔名字:
“呸!雏儿,贴五分钱邮票原稿退回。”
而他一看稿件反应却是:
“嘿,打开瞅瞅!”
王朔的小说《橡皮人》,开篇写道:
“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开始的。”
这也太色情了吧,
大家都说王朔是流氓,
可他当时就被这句话惊着了,
就觉得王朔很有才华,
非要推荐发表这部作品,
甚至还为此在杂志社拍了桌子,
之后被发表的《橡皮人》就引起了巨大轰动。
从此,王朔将他视为伯乐,
并这样描述他们两人的相遇:
知道光和光怎么打招呼吗?
在最黑的地方见。
著名作家苏童之前只发过一篇小说,
而苏童人生中的第二、三、四篇小说,
也都是他发掘的。
后来苏童的小说《妻妾成群》,
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
该片一举获得威尼斯电影节银狮奖,
并获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就连后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名扬世界的莫言的书稿,
也都是曾经经过他的手。
除了编辑,他自己的创作也没撂下,
他发表了报告文学《人工大流产》,
并出版小说集《记忆的河》,
他说:
“中青社为我和顾城举行过大型座谈会,
我是小说,他是诗歌。
只不过就是我没自杀,我要是自杀了,
我就跟顾城一样有名。”
年,正值文坛繁盛之际,
他却突然从文学圈消失了,
据说他是第一个把工作裸辞的人,
就给出版社打了个电话,
说了一句话:我以后不来了!
他的理由是:
我原来觉得文学神圣得要死,
从26到36岁,整整十年,
最好的青春光景全都在文学上了,
本以为可以一辈子弄文学,
可10年间中国的文坛堕落了,
文化圈变成了名利场,
看到文学业内那种龌龊的嘴脸后,
他拍拍屁股就走,头也不回!
之后便一头扎进了影视圈。
他和王朔、刘震云等好友,
一起组建了“海马影视创作室”,
他担任秘书长,创作室集结了,
当时国内大批优秀中青年作家,
堪称国内最早的编剧工会。
年首播收视率达到空前90.78%的,
国内电视史上第一部室内剧《渴望》,
你一定知道,
可它就是出自他的创作室,
你一定不知道吧!
《编辑部的故事》,
更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而这部电视剧也是出自他的创作室!
他还和作家海岩,
一起开办了“海马歌舞厅”,
但由于经营不善,几年就倒闭了,
可之后,他以此为素材,
创作的电视剧《海马歌舞厅》,
却大受欢迎。
这部电视剧的创作阵容可谓空前强大,
有马未都、王朔、海岩、刘震云、
莫言、梁左等20位作家,
20位作家,共写40集电视连续剧,
实乃空前绝后。
可就在他的影视事业,
进行地如火如荼时,
他清醒的发现这影视圈比文学圈,
还势利、还赤裸,还名利场
......
于是他挥挥手,又从影视圈消失了,
之后一头扎进了冷门的老物件收藏里。
他说:“文物像雪茄,文学像香烟,
吸了雪茄之后就觉得香烟没味。
又如白酒与啤酒,爱上白酒的浓烈,
啤酒就不再是酒了。”
他觉得中国文物,
包含了中国文化几乎所有的信息,
文物对他的智力挑战远远超过文学。
其实早在做编辑时,他就迷上了文物,
那个年代,人们没有文物意识,
在文化大革命的浩劫中,
很多精美器物一度是给家里,
招灾惹祸的东西。
所以,古董、字画、古迹,
成了该砸该扔的“破烂”,
文物不仅遭到史无前例的毁灭,
还被拿去交换外汇,
仅70、80年代,
中国就有多万件文物被出口。
可他却迷上了这些“破烂”,
当时他的工资只有五六十块钱,
可他却咬牙买下一个四扇屏,元,
当时都足够买台最时髦的彩电了。
四扇屏刚买回家不久,
家里就进贼了,那天回到家,
他惊出一身冷汗,急忙冲进房去看,
电视让人抱走了,音响也被盗去了,
凡是值钱的东西几乎被洗劫一空,
唯独四扇屏完好无损,人家没稀要。
他特高兴,心想,
这小偷真仗义,不偷这个,
然后自个儿高高兴兴地去报案了。
警察局里的人干了几十年的,
从没见过这样开心来报案的,
他们后来还问别人:
“这马未都是不是特有钱,
要不怎么丢东西还高兴呢!”
他爱上文物
魂牵梦绕,日思夜想。
有次他看到一户人家有文物,
就天天跑去给人家,
搬蜂窝煤、扛大白菜,
大爷大妈的叫着,
干完活就抱着瓶子看,
一副爱不释手的样子,时间久了,
大爷跟他说:“你喜欢就拿走吧。”
一次他看到一个大桌子特别好,
可桌子太大,家里又放不下,
他居然跟媳妇商量把床挪出去,
然后带着一家人就睡桌子。
这痴迷样,在许多人眼里,
实在是个冤大头,“神经病”,
甚至有人讥笑他:玩物丧志,不务正业。
经常胡同里的大爷大妈看到他,就嚷嚷着说:
看,那个收旧板凳、旧椅子的又来啦!
如果说,传奇是寻常人的趣谈,
那么先锋就是尽力取悦自己。
在马未都的江湖里,
宁当先锋,不做传奇!
他丝毫不顾别人的眼光,
继续天天到处捡“破烂”,
光喜欢还不够,他还要“琢磨”,
他买了一个青花罐,
就天天放床头看,看了几百遍,
还觉得没看够,
直到品出几分“与古人神交”的滋味。
他从没学过文物知识,
就去看书,谦虚地去问懂行的人,
年,
30岁的他结识了74岁的收藏家王世襄,
没事就往王老家里跑,
听王老聊古董,听着入迷。
他说:
“凡是专家我都去找他们聊。
等到豁然开朗的时候,就一个人偷着乐。”
为了弄清历代陶瓷的基本特征,
他几乎天天泡在故宫博物院里。
博物馆很少有人光顾,
深宫殿宇,空旷无人,
他就一个人在展厅里痴痴地看,
陶醉在一种别人难以领会的情趣中。
展室光线不好,后来他每次去,
就带着手电筒,对着一件件瓷器照着看。
天天来,每次还流连那么久,
工作人员都不禁怀疑:
他是不是来“踩道儿的”?
后来每次他一来,
工作人员就先通知保卫部,
时时刻刻防着他盗窃,让人哭笑不得!
时间久了,他眼力也练出来了,
连馆里每件瓷器怎么摆放的,
都记得滚瓜烂熟。
一天,他跟工作人员说,
展厢里的一个瓷瓶有人动了。工作人员说不可能,
结果一查,果然有人为拍照而动过它。
从此,博物馆的工作人员,
都对他的痴迷和执著非常佩服。
一个工作人员忍不住问:
“我还没见过像你这样对瓷器着迷的人,
你这么着迷,是不是想当专家呀?”他只是笑笑说:
“我什么家也不想当,
只是玩玩而已,
要玩就得懂得它,认识它。”
就这样,一路看一路买,
他白手起家,没有家世渊源,
全靠自己的一双慧眼和胆识,
从一个不知收藏为何物的青年,
玩成了有名的大玩家,
兴趣这株旁枝,茁壮发展成了参天大树。
到90年代,包括陶瓷、古家具、
玉器文玩等藏品在内,他的藏品已逾千件。
在民间收藏圈内,他的大名无人不识,
人人尊称他一声:马爷。
许多玩文物的人,
都因为贪婪家败人亡,可他没有,
文物圈都说:
“马未都与很多从事文物收藏的人,
最大一个区别就是,他是一个文人,
文人内心有情怀,
他并不是只看到文物升值空间,
是想用收藏来呈现文物的文化价值。”
他也从不为钱而倒买倒卖,
有个台湾商人看中了,
他当初花块钱买的碗,
开价1万美元,他没卖,
当初元买的四扇屏,
后来有人开价一百万,他也没卖。
在他看来,
钱是一样的,而古董各有各的美妙。
偶尔为了能买更好的藏品,
不得不处理掉一两件古董,他就心疼不已:
“它们跟自己养的孩子似的……”
许多人搞收藏,
喜欢偷偷藏起来欣赏观摩,
可他却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他决定要办个博物馆,
将文物的美好分享给更多人。
可要让一个人完蛋,就让他吸毒;
要让一个企业完蛋,就让它建博物馆!
企业都难以办到的事,
他却想凭一己之力去做,
这不是异想天开吗?
而他却铁了心,倾家荡产也要办。
私人建立规模宏大的博物馆,
这是一件空前绝后的事,
行动者必须具备:
足够的金钱,够理想主义,
够无私无畏,孤军奋勇,
舍私利成大义。
在历史的漫漫长河中,
能出现满足这些条件的一个人,
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而他,却在这个时代出现了。
年,经过多年努力,
马未都居然真的开办了,
中国第一家私人博物馆观复博物馆!
他说:
“观复”二字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其意:世间万物的生死轮回,
我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看着。
世间也唯有博物馆这样的地方,
配得上“观复”二字。
在观复博物馆里,还有一张被他命名为,
《我与古人真诚地站在你们面前》的照片,
赤子之心,由此可见。
观复博物馆里的上千件藏品,
八成以上来自他的个人私藏,
件件都是传世珍品。
比如这件磁州窑梅瓶,
器形硕大,画工娴熟,
花草装饰舒展,属磁州窑瓷器精品,
目前已知相同品种的器物不超过3件。
还有这件黄花梨框彩芯围屏,
是目前已知的海内外孤品,堪称国宝。
观复博物馆还一改,
博物馆板着脸教化大众的姿态,
用最接地气的形式,
让冷冰冰的古董珍宝,
在亲切的氛围中重焕生机,
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时代,
博物馆还搞起了时髦的直播。
更有趣的是,
观复博物馆还有五只猫馆长。
五位猫馆长他本无意养猫,
但碰到被人遗弃的猫,
他实在不忍心,就收留了。
除了这五位猫馆长,
后续又加入了许多猫馆员,
从3年他收留第一只,
被遗弃的猫开始,
到今天博物馆的猫已经有30只了。
他说:
这个世界科技发展太快,
人情似近却远,似亲却疏,
似无话不谈却心存芥蒂,
可猫们不会如此势利,
它们会对每一个主人,
每一个客人一视同仁,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
他还有趣地,
对来参观的小朋友们说:
“观复猫们是一个亲密的大家庭,
我,是它们的马霸霸。
希望小朋友们喜欢观复猫。”
随着年龄增长,
他不仅没“落伍”,名气还越来越大。
各种节目都纷纷找他出演,
8年百家讲坛的《马未都说收藏》,
更是让他广为人知,
他成了中国古玩界的第一号代言人,
身价上亿。
人人说起他都是竖大拇指:牛!
究竟为何?
因为他立身高洁、做事凭良心。
他经常作为鉴定专家被请去当顾问,
古董的真伪、成色、估价,
全都由他说了算,
一次,拍卖行有件东西觉得起拍价太高,
打算退回去,据说,
那是一件康熙年间仿“成化”的瓷器。
可他一看,顿时惊呆了:
这哪是仿品?
分明就是明代成化年间的古董瓷。
他立刻直言相告:
“这东西不但是真的,还是成化精品。”
经过鉴定,证实了他的结论,
最终居然拍出万元高价,他说:
“但凡我掺杂一点儿私心,
糊弄拍卖行几百万元,特简单。
只要我说一声‘退’,然后问清货主是谁,
让底下人打个电话,就把东西揽过来了。
但是,我绝不搞这种小动作。”
一天,李翰祥导演突然打电话说想见他,
见面后,李翰祥说想处理自己的古董,
给了他一个清单和价钱,他说行,
咱们之后谈谈价钱就行,
然后李翰祥就走了。
结果没想到第二天,
报纸上就登出了李翰祥猝死的消息,
原来,李翰祥跟他见完面后,
就直奔拍摄场地,
到那里拍了一个镜头就倒下了。
李翰祥去世后,李翰祥儿子找到他,
他只讲了一句:李先生将这些东西,
临终前托付给我是缘分,
我不讲价,照单全收。
所以有人说:
别人收藏的是价,他收藏的是情!
究竟他牛在哪?
牛在他在人人讲假话的年代,
敢讲真话。
凡是看不惯的现象,他都会不吐不快。
前不久,北京红黄蓝事件,
在国内外引起轩然大波,
公众人物都不敢发声,他却敢,
还发了一篇声明,他说:
幼儿园是社会最为脆弱的地方,
为什么三番五次地受到伤害,
这种上市的大公司发生问题,
如此不诚恳,耍文字滑头,让人无法接受。
我有一个简单有效治理此事的办法,
在此献出:
全国幼儿园必须安装无死角的监督视频,
视频除园方可以使用以外,
所有入托家长有权利随时,
通过自己的手机监督孩子的入托情况。
他说:我们这个民族是不看书的。
我们今天全社会的文学修养都不够,
因为社会不躺在文学上生存。
当然,我们更不注重史学,这非常可怕。
中国近几十年的大片,都能看出来,
创作者不读书、没思考。
他还说:法律是高成本的社会治理手段,
当你用一道铁丝网就能拦住人,
就犯不上筑一道高墙;
在国外的机场,地上划条线,没有人会逾越;
在中国就得拦着,
每个角上站一个人看守,那成本多高啊。
社会若没有忠又没有孝,
就剩下一个功利的“义”时:
当我跟你讲义气的时候是求回报的。
那我们这个国家怎么治理?
完全靠法制,
但一个完全靠法制治理的国家,
是最没有希望的。
究竟他牛在哪?
牛在他骨血里的中华文化情结。
凡是和收藏有关的节目,
你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一身中山装,花白头发,
还是那张贼贼的脸儿,
上台就抖文化段子……
鉴宝、出书、出席各种活动,
有人说他到处捞钱,为名为利,
他确实是为名为利,
可他想要的名,是名副其实,
渴望的利,是利在千秋。
他愿意做一个布道者,
让中国人体会中国文化的妙处,
提升中国年轻人的美学认识,
他以一己之力,
承担起了古今文化延续的重任。
更难能可贵的是,
他还淡泊修心,千金散尽!
他说:
“一个人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
我不希望儿子形成对财富的不良心态,
并由此轻薄诚实劳动的价值与意义。
这些文物应该让更多的人来分享,
这肯定比家里藏着更有意义。”
散尽,是一种豁达,
更是为了让宝贝拥有更多的前世今生。
观复博物馆创办20多年,
在他的努力下,
观复已从自掏腰包赔钱倒贴,
到如今靠门票、讲解服务扭亏为盈,
而且在几大城市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8年一份资料显示,
全国多家博物馆,
绝大多数靠财政拨款。
首都博物馆的投入就高达8万元,
而作为私营文化机构,
“观复”没花国家一分钱,根据运营成本,
“观复”每接待一名游客,需要花费元;
但每张门票只收50元,
尽管如此,财务状况仍能基本持平,
如此成果实在来之不易。
可现在他将为之倾尽所有心血的观复,
居然也打算全捐了!
哥窑纸槌瓶宋观复博物馆收藏这里面的宝贝随便挑出一两件来,
都可能是价值连城,可他是说捐就捐了!
圈里的朋友,像冯小刚几个北京老炮儿,
聚在一起聊起他裸捐这事,都心疼。
可他说:我不是商人,不需要子承父业,
说我不心疼吗?
我一辈子的心血都在这些物件上,
可我想要博物馆继续走下去,
这就像动手术,手术之后才能更健康。
他这话一说完,
每个人都是竖起大拇指说:马爷,牛!
而他做这事还特不乐意被人知道,
他觉得:
善与人知不是真善,
恶恐人知必是大恶。
他还有一句话更狠:
善与人知便是恶,
恶恐人知便是善。
无奈他名气太大,
想不为人知还真不容易!
他说:“如果有一天,
中国重新成为世界最强国,
依赖的一定是我们的文化,而不是其他。
我认为,最终能救中国的,
一定是我们自己的文化。”
而文物里就蕴藏着浩瀚伟大的中华文化,
留存着中华民族跳动的生机。
所以,他打算捐出观复博物馆,
将其完整有效地留给全社会,
继续让世人去留存和传承中华文化。
他神往地说:
今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
我不再主持博物馆的具体事务了,
就当一位名誉馆长。
然后,我掏钱买张票,进场参观,
安安静静走进去,还像以前那样,
一个人对着这些宝贝笑,
对着这些宝贝流泪……
我百年以后,
能留给社会这样一座博物馆,
大家说:有个叫马未都的人,
曾创立了这座博物馆!
就像美国的哈佛、斯坦福那样。
本来,
文章高手,已属难得;
既擅长文学,又精通集藏的人,
更是少之又少;
事业超越传统文人,
皓首穷经、老死书斋的局限,
做文化“大传播”和文物“大集藏”的人,
更是凤毛麟角,
而他,就是其中一位!
如今的他已经白发苍苍,
可他永远气质鲜明、生动而独特,
嬉笑怒骂,世事洞明,
常常眯起眼睛坏笑,
尽情处偶尔会冒出一两个脏字:
“你丫……”
他克服了时代的孤独,
又创造了自己的江湖,
他的生命里,
有藏品的温润,
更有历史的弥坚!
马未都,这样的中国人,
你说他牛不牛?
本文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