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爱心 https://disease.39.net/bjzkbdfyy/180102/5972957.html夏季养生,健脾祛湿是一大关键。祛湿、健脾,听上去好像是两件事,但通常它们是相辅相成的。有没有一种食材可以一举两得?有!今天袁教授就来和大家说说。
岭南地区的夏季气候潮湿,很容易就会湿困脾土,导致运化失常。所以,大家要特别做好“健脾祛湿”这一项工作。
一方面,健脾,可以更好地祛湿。脾主运化,是气血生化之源,进入人体的水谷精微都要靠它运化。但如果你的脾胃功能羸弱,那么就需要积极地健脾补脾。只有脾胃健运,水湿才得以正常、高效地运化排泄,减少湿气重的可能。
另一方面,祛湿,可以让脾更好运转。脾为娇脏,喜燥恶湿。中医认为“百病湿为首”,如果体内湿气过于重,脾就会变得很疲惫、羸弱,无法正常运转,那么我们就会很容易出现消化不良、不吸收、容易积食、积热等情况,严重的还会导致生病。
这也是我为什么总是强调,健脾、祛湿同样重要!而且两者能相辅相成、相互成就。
兼顾健脾祛湿,还能先天后天同补
脾胃虚寒的朋友,再加上夏季湿邪横行,容易导致脾虚湿困,出现皮肤瘙痒、舌面水滑、舌苔厚腻、大便不成形、腹泻等症状。一定要有健脾祛湿的意识。
我们健脾祛湿的方法有很多,“吃”是其中一个。在夏季,可以多多吃芡实。
芡实,又叫鸡头米,是南方一种常见食材。它性平,味甘、涩,归脾、肾经,具有益肾固精,健脾止泻,除湿止带的功效。
主治肾气不固之腰膝酸软,遗精滑精,肾元不固之小便不禁或小儿遗尿,脾虚纳少,肠鸣便溏,或湿盛下注,久泻久痢,带下等
芡实不仅能祛湿健脾,强健后天之本脾;还能固精补肾,补益先天之本肾,是非常难得的食材。而且,它因补而不峻、防燥不腻被称作“水中人参”,益处很多,脾胃功能比较差、脾虚肾虚的朋友都特别适合吃。
3个“芡实方”,适合夏季吃
夏季的挑战是天气炎热、雨水频繁,暑邪、湿邪等外邪威胁多;机遇是阳气升发旺盛,有利于温阳健脾,得抓紧这个调补好时机。
●雨水多,及时祛湿
夏季雨水多、湿气重时,容易有舌苔腻、齿痕舌、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不成形等表现,精神上还会显得乏力、困倦。这种情况下,大家可以用芡实来健脾祛湿,而煮粥是个即方便又简单的方法。
用健脾祛湿的芡实,搭配补脾止泻、益肾涩精、养心安神的莲子给做一碗祛湿粥。
取芡实8克,去心白莲子8克,大米50克熬煮30分钟即可
●长夏主脾,积极健脾
长夏主脾,意思是夏至到立秋前的“长夏”,脾气较旺,是健脾的好时机。
目前正处于长夏期间,大家要把握好机会,抓紧补一补脾。饮食上可以适当加入茯苓、山药、莲子、芡实等食材。
这四者也是健脾名方“四神汤”的组成,除了前面提到的芡实、莲子,茯苓能渗湿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山药能补脾、养肺、固肾、益精。
但大家要明白,芡实会涩肠止泻,长期单独吃容易引起大便干硬、羊屎便或便秘,吃之前一定要辨证。如果你本来就有排便问题,那么我更建议大家学会灵活搭配,可以把芡实和其他食材组合起来,比如,适当搭配行气益气的五指毛桃、太子参,或搭配润肠通便的南杏仁,都能平衡一下。
●脾、肾同补,有益生长
芡实不仅能健脾祛湿,还有一个益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就是益肾固精。肾藏精,主生长发育,芡实、莲子、山药、核桃仁都有补肾固肾的作用,用它们和含钙高的猪骨一起煲汤给孩子喝,对生长发育很有益处
健脾补肾汤:芡实10克,核桃仁10克,莲子8克,干山药10克,猪骨克,炖煮30分钟即可
还要注意的是芡实虽好,但高烧初愈、大便不畅或便秘、消化不好、有积食积热等情况都不适合吃芡实,否则会加重不适,甚至会助病邪,损伤脾胃,得不偿失。
我是袁立霞教授,有什么不懂的都可以问我,我闲暇时看到了就会回复大家#中医脾胃袁立霞#